圣武七年,
帝都洛阳的在册人口,已经超过了五百万,
如果算上外来户、奴籍、流氓、甚至黑户,
河洛中心地区,大楚都城附近,人丁可能超过了七八百万。
如此高度集中的人口,带来了洛阳的繁荣鼎盛。
可这繁荣之下,却也是分了三六九等的。
随着外来人口日渐增多,内城土地寸土寸金,早已不是普通楚民能进入的了。
圣武三年之前,能在洛阳安家的,那就安下了。
圣武三年之后,租买翻了十倍不止,
想在洛阳置办房屋,要么颇有家资,要么就是亲族庇佑。
随着时间的推移,菜商摊贩集中的长宁街,成了洛阳城的贫民窟。
从第三个街口拐进去后,小巷幽深,房屋宛如市坊城寨。
这里到处都是加盖,陌生人进去,甚至要迷路,
此地,乃是一片穷苦楚人杂居之所。
切莫以为,这些人算身份低了,他们至少有户籍,还能置办房屋,租用房舍。
那些连户籍都没有的流氓户,才是真正的底层烂泥。
过去,人们还想要独立的院落。
可如今,洛阳城内的外地户,独立院落是住不起的,能有独立的房屋就不错了。
盛世王朝!?
那是老爷们的盛世,是公子世侯的繁荣,是高高在上的贵人们的世界。
怎么也轮不到他们这些贱民身上!
黄二,少年多劳,身子骨不好。
如今快四十了,得弟弟们资助,才弄了间后屋的小院子。
这间小院比邻沟渠,总有一股挥之不去的气味。
一间灶房,两间瓦房,院子是别家隔出来的,不到三丈宽。
三面密密麻麻,全是加盖的木屋,只有北面能采光,可以看见延庆坊的琼宇楼。
可就这水平,都远远超过洛阳城内的外来楚民。
因为很多人,连房屋都住不起,只能露宿街头。
“老婆子,您别忙活了。眼睛又不好,还爱逞强。”
“今后不卖饼更好,咱倒腾泥瓦,有口吃的,总归饿不死你。”
房屋角落,头发散乱,冬衣脏兮兮的女人,正是卖粟饼的老妪。
黄氏乃是黄二的童养媳,比黄二大六岁,自幼就待在黄家。
她原生家庭苦,两贯钱就把她卖了。
可她不恨父母,因为能养活一个女婴七年,已经是她那穷苦的父母,最大的努力了。
灶屋内,柴薪烧的噼里啪啦,
那柴堆上有绿色的藤条,长短一致,是弟弟老九拿来的。
“不卖就不卖了吧。反正现在摊位越来越难,好多摊子都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