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腾文学

沸腾文学>我家娘子打江山笔趣 > 第161章(第1页)

第161章(第1页)

宇文长风这个太子就被不尴不尬地留在了北地,驻守边关。

这一仗前前后后打了大半年,几次征丁加税,老百姓雪上加霜,民不聊生,必然激起更多的矛盾,民间盗匪不断,剑南道爆发大规模的乡民暴动,乱民杀了地方官占据府衙,自立为王。

皇帝对外可以割地赔款当怂包,对内却不行,下旨派南平侯赴剑南道一带平叛。南平侯以安南骚扰犯边为由,只派出小股兵力消极敷衍,剑南道乱民暴动渐渐成了气候。

宇文长风离开京城,给了大皇子可乘之机,大皇子在朝中的势力就越来越大。大皇子娶了萧家女,有萧家丶杨家的扶持,再加上其他皇子也不甘心,夺嫡之势已成,斗得不可开交。

这样一来却也稳住了宇文长风的太子之位。毕竟他虽然人在边关,手中却握着二十万兵马,足以牵制住景宁帝和大皇子。大皇子在京城不管怎么给他使袢子,皇帝却也不能轻易废了他。两个儿子一个在朝堂一个在边关,互相制衡,景宁帝反而放心了。

放下心来的景宁帝也没闲着,次年春节刚过,一纸公文下到陵州,调陈同升去江南道,任升州知府。

表面看起来这就是个正常的官员调动,其实谁都清楚怎么回事,皇帝这是要动陵州了。新派来的陵州知府姓吴,不用猜也知道是皇帝的亲信。

陈同升的对策十分简单,二话不说就上了一道奏摺,以抱病为由,辞官不干了。

名义上辞了官,实际上依旧在府衙好好的做事,该如何如何。陵州这地界,只要谢让和叶云岫说他是陵州知府,那他就是,谁也动不了他。

而那位从京城千里迢迢赶来赴任的吴知府,还没走到陵州,刚出了关内道,半路上就失踪了,三个多月过去还没到任。

谢让上书询问,皇帝下旨查找,一来二去又找了一个多月,朝廷那边才大约查到,那位吴知府应当是在半路上被流寇给杀了,仆役随从一行人杀了个光光,尸体扔哪儿了都没找到。

皇帝震怒,一怒之下也就怒了一下,又指派了一个刘知府来。可那位刘知府吓得愣是没敢来,说来也巧,圣旨下来不久那位刘知府的母亲过世,报了丁忧,回家守孝去了。丁母忧要守孝三年,这刘知府不成了。

叶云岫早就说了,来一个杀一个,看他来的快,还是她杀的快。

于是陵州知府之职竟一直空缺了小半年。吏部寻了好久,最后从山南道派了一个来,名叫邹秉忠,从通判之职升迁上来的。这邹秉忠倒是按部就班来上任了,人还没到,先送了一封信给陈同升,请他代为引荐。

陈同升拿着那封投名状来见谢让,笑道:「大当家有所不知,属下跟这邹秉忠是同年进士,算是见过面。识时务者为俊杰,他这也算弃暗投明了,属下觉得此人可用。」

谢让沉吟一下笑道:「你派人给他回封信,叫他安心来了就是。」

邹秉忠来到陵州见了陈同升,次日就专程来山寨拜见谢让和叶云岫。谢让也不亏待他,便将他放在了陵州同知的位子上,暂且给陈同升做个帮手,以便观察任用。

六月末,有朝臣参奏玉峰寨贩卖私盐。

这么大的买卖,不可能没有一点风声,再说朝廷那盐税银子是实实在在的少了。毕竟玉峰寨既然有这般实力,养得起数万兵马,那就一定得有银钱来源。参奏玉峰寨的是大皇子的一名亲信,有备而来,应当是盯上玉峰寨好久了。

只是玉峰寨一向管得严,内部更是忠心耿耿,铁桶一般,外人再多的探子也查不到更多消息,能拿出来的,无非就是一些外围的证据,顶多只能证明他们贩卖私盐,其他的就没有了。

所以这种事情便全在皇帝一念之间了,皇帝若眼下还不想动他们,可以轻拿轻放,做做样子派人来查,或者让他们自己申诉,彼此退一步,还可相安无事。但皇帝偏偏认了真。

景宁帝震怒,下旨召谢让进京面圣。

这个关头,任谁心里都明白,去了很可能就回不来了,但是不去,便等于摆明了跟朝廷对抗。

小夫妻俩一商量,那就不去,也该是图穷匕见的时候了。

他们如今钱粮充足,兵强马壮,也就缺一个造反的藉口了。

谢让给朝廷上书,言明贩卖私盐确实有过,早在翼王叛乱之初的事情了,那时盐价飞涨,陵州百姓盐都吃不起了,他也是迫于无奈。如今有人旧事重提,给他罗织罪名,这就是阴谋陷害他。

「臣惶恐之至,不敢擅离,请陛下派员来陵州核查清楚,还臣清白。」

朝廷反正也是公然下不来台了。半月后,景宁帝下了诏书,斥之为「玉峰寨逆贼」,违抗皇命,抗旨不遵,要褫夺东安郡王的爵位,查抄东安郡王府,令有司查办。

抗旨不尊可是重罪,可以斩立决丶株连九族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