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龙山一带,赵军没废多少力气,几乎传檄而定。
赵国和梁国,在清河郡的统治根基,明显拉开了。
首先在民众基础上,赵跟梁就不是一个档次的。
赵国虽然没有给世家大族便利,但赵人也没有压榨大族。
赵法严苛,但却是相对公平的法度。
只要这些清河郡的族裔遵循赵法,便可相安无事。
甚至有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还可以寻找赵国官吏,予以帮助。
比如在产婆、郎中等事,又比如农桑、沟渠、种植之事,
赵人都会予以适当的支援,至少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可梁人就不同了,
杨重楼此刻,还没有取得梁国的绝对政权。
他必须先打赢赵国,才能建立无上威望。
为了笼络手下的大将,梁国高层对河北的抢劫事宜,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兵卒打仗,不可能靠那点军功赏赐发财。
银钱、玉器、珠宝、女人……等等,都是当兵者攻城略地的福利。
至于事后治理,关他们鸟事,那是梁国文官的麻烦。
因此,当赵帝旗帜,重新出现在五龙山时,
各部梁军据点,都出现了河北之民作乱。
梁国此刻,军事本在崩溃的边缘,
自然是一片糜烂,被摧枯拉朽的拿下。
至于此刻叫喊的田大志,
就是周云天威上将军时期,李娘子在孟津渡水寨的人。
当初还跟大孝子、二孝子一起,演过长坂坡赵子龙。
他是老武川人,年纪大了,不再适合干斥候,
当时影卫初创,他意志坚决,要去潜伏关中。
没想到,机缘巧合,成了梁国将领之一。
李大志在五龙山,这也是周云选择突袭的一个重要原因。
库房夯土城池,赵国辅兵、后营人来人往,
不少人都看见了一个哭泣的老头,拼命奔向皇帝,随后跪地不起。
此情此景,周云刀削似的脸颊上,全是嫌弃,
赵帝眉头紧皱,别过头去,无奈的道,
“哎呀!李大志啊,李大志。你让朕说什么好?朕都假装没看见你了,你还过来叫唤。”
说完这些,周云不顾哭哭啼啼的李大志,对着李义,朗声道,
“所有财物入国库,任何人不得动用,违令者,军法从事。”
“陛下,陛下啊!老臣苦啊,中原的田地没了,今后家小如何养啊?”
五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