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家家有马,兵器自带,甲胄在平城配发,
短短七八天,一支以李家兵卒跟上官家兵卒为根基,
足足一万五千人,士气高昂的赵国援军,就从雁门郡出发了。
李贞家族的智囊,几番讨论后,决定翻越太行山,
大军走的是一条太行小路,沿着楚源水行军,一路崎岖,最终可以抵达易州与范阳交接地带。
这条路只有占据雁门、范阳、易州的势力才能走,
不然,山涧小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几十个人就能挡住上万大军。
作为支援河北的将领,李贞在雁门郡,立大纛,进行了慷慨激昂的动员。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
庶民的孩子可以死,本将的孩子也可以死。
这一次,将由九岁的三皇子李定担任统帅。
赵人生死存亡之际,岂有皇子躲于后方之理?
李贞说的大公无私,热血澎湃,
皇子与庶民同在,让大军不禁斗志昂扬。
但上官家主一眼就看明白了,这是要给他九岁的孩儿,早早的立下骁勇善战的基调。
不过上官若雪没有阻止,也没必要阻止。
只是趁着机会,把她的四皇子也带上了战马。
让这小个子,坐在马鞍前,好好看看,赵人出战的豪情壮志。
梁军比赵军厉害?!
北疆赵人自从知道这个消息,那是一万个不服,
三十万打十八万也算赢?
年轻的赵国子弟摩拳擦掌,说什么也要找梁人比个高低。
-----------------
易州郡。
刘头沟子。
此县城在太行山脚下,坐在县道边,赵人可以远远的看见太行山,
过去山里走黑路,一般就在此地销赃。
曾经,铁驼子跟着老当家、八瞎子,来这里走过很多次。
主要是河北当时产马,这里幽燕马匹,虽然不如河曲马种,
但却是整个东方一带,最好的马了。
当时,这些走私的山匪并不知道,
其实这些马匹,最终都是流向了太原丁家。
一匹上好的幽燕马,运抵太原等地,一趟来回能挣五两银子。
那时候,铁驼子跟八瞎子,为了几十文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