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曾经在田梗村头,笑呵呵背麦子,偷祖父浊酒喝的农家汉,也已经离他好远好远。
如今,安庆的身份已然改变,
无论他愿不愿意,作为最初五百护卫兵,仅次于孟百川的人物。
他自然而然的成为了项济河内郡人的领袖。
包括曾经崔浩、江禄这些人,都是以安庆马首是瞻。
天下大乱,巡卫大将军安庆,几乎全盘接受了河北楚军的遗产,
他麾下有巡卫精兵两万余,各地郡兵六万,良家子五万。
原本只是盘踞彰武大营,雄踞易州。
但随着乱局发生,周边的真定郡、高阳郡、中山县,还有邺城,
各方宗族都急需安庆,这支纪律相对严明的楚军进驻。
于是乎,在安庆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巡卫顺势占据了河北幽州以西的广大地盘。
成了雄踞易州、真定州、高阳郡,中山县、邺城,
幅员千里,人口数百万的强大割据势力。
而这些州郡的各家宗族人才,也争相进入巡卫体系,
成为了一个个文官,将河北道西五郡,牢牢的连成了一个强大的集团。
几个月前,安庆还在为战事担忧,
易州兵马,虽然还算不错,
但跟赵国大军对战,还是差很远的。
可楚圣德元年之后,安庆不用再考虑这些了,
因为有情报显示,赵王周云,举国四十余万大军东征高句丽,
现在应该在辽阳一带跟高句丽打上了。
先不说高句丽兵强马壮,主力军十几万,兵马二十多万,赵军能不能打赢。
就但凡通晓兵事的将领都明白,
高句丽那就是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又臭又硬。
当年,圣元皇帝百万大军都没拿下,赵王周云竟然放着中原不取,选择跟高句丽死磕?
到底是赵王太自信,还是赵军太自信。
他们就一点也不担心,在赵军进攻高句丽的这段时间,楚国圣德皇帝一统江山,重现圣武王朝吗?
河间府,楚军大营。
正当巡卫大将军安庆,还在思索赵王东征之事的可行性时,
一队兵卒甲胄响动的声音传来,
辕门被铁靴踩踏,幽州玄卫大将军,夏侯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