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严令将士不得擅自出战,坚守城池。
他深知,此时的唐军需要时间休整,而百姓也需要安定的环境恢复生产,绝不能轻易陷入与吐蕃的战争泥潭。
日子一天天过去,吐蕃军队始终找不到进攻的机会。
师国都城内,有凌云亲自坐镇,短时间内唐军与百姓齐心协力,重建工作取得了显着成效。
断壁残垣逐渐被新的房屋取代,荒芜的田地重新种上了庄稼,集市上也开始出现商贩的身影,久违的烟火气再次弥漫在城市上空。
而吐蕃军队这边,粮草消耗巨大,后勤补给逐渐跟不上,军心也开始出现动摇。
赞聂多布无奈之下,只好下令军队后撤。
他不甘心就此放弃,将军队带到了大非川。
大非川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且距离师国都城不远,便于随时发动进攻。
赞聂多布计划在这里休整军队,补充粮草,等待合适的时机再次与唐军一决高下。
吐蕃军队的撤退并没有让凌云放松警惕。
他深知,吐蕃野心勃勃,绝不会轻易放弃对西域的觊觎。
为了应对可能到来的威胁,凌云进一步加强了都城的防御力量,同时向长安请求增派援兵。
他还派遣使者前往周边各部落,与他们缔结友好盟约,共同抵御吐蕃的侵扰。
在大非川,赞聂多布也没有闲着。他积极与当地的部落联系,试图拉拢他们加入对抗唐军的阵营。
同时,他还加强了军队的训练,改进武器装备,研究唐军的战术特点,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
时间在双方的对峙中悄然流逝,师国都城在唐军的努力下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繁荣。
街道上车水马龙,商铺林立,百姓们安居乐业。
然而,在这片祥和的景象背后,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唐军与吐蕃的博弈,才刚刚开始。
这一日,凌云站在城墙上,望着远方的大非川,眼神坚定而深邃。
他知道,前方的道路充满挑战,但为了守护大唐的疆土,为了百姓的安宁,他和他的将士们将不惜一切代价,与吐蕃展开一场持久的较量。
而在大非川的赞聂多布,也在摩拳擦掌,等待着复仇的那一刻。两个强大势力的碰撞,注定将在西域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波澜壮阔。
喜欢大唐之混世异姓王请大家收藏:()大唐之混世异姓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