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出优秀者,交流到内阁和各省,出任六部诸寺各司局,布政司各曹各厅的主官,还可以下派到各郡县,任郡守同知、知县县丞。
吏部也从六部诸寺和地方选一批他们中意的优秀苗子,交流到少府监,出任各工商农企业的厂长、经理。要是暂时信不过,先担任副职过渡。
让这些吏部录选的官员,在经济建设的第一线,接受市场的洗礼。”
杨金水听得眼睛亮。
少府监最不缺的就是懂经济和搞经济的官员,只是这些“兴业官员”,不管是当初吏部塞过来的,还是少府监自己培养选拔的,基本上只能是在少府监体系里“升迁循环”。
编制虽然在光禄寺,名册虽然在吏部手里,可是他俩基本上不闻不问,少府监递过来任免申请,他们看都不看就照批。
内阁吏部和少府监组织局各管着自己的官吏,有种老死不相往来的意思。
现在张居正在此前的万历前四年施政总结报告里,明显说出,前期砸锅腾灶、建立公平机制的举措基本完成,未来三五年,内阁的重点是建设经济,不再把这个重任让少府监一家扛。
既然如此,内阁最头痛的就是缺这些经济官员。
皇爷提出的让内阁和少府监交流各自官员,张相肯定会同意。
先能马上解决内阁缺懂经济官员的大难题。
其次意味着他有机会把手伸进少府监,有机会借助少府监庞大的资源,帮助内阁把全国经济建设这盘棋下好,甚至有可能把一直游离于内阁,不受文官集团掌控的少府监,纳入“正常管理”中。
杨金水举一反三道:“皇爷,奴婢可以提议请内阁王左丞、王右丞兼任少府监统筹委员会的委员,让他们也参与到少府监的决策讨论之中来。”
朱翊钧点点头,“你这个建议不错,届时朕把张师傅请来,我们君臣三人坐在一起,好好聊一聊。”
少府监这个非常独特的庞然大物,它是皇权的根基之一,极大地帮助自己推行万历新政,也是自己不怯诸多保守势力顽抗和反扑的仪仗。
只是它越来越庞大,在它膨胀到无法掌控之前,先给它套上一具辔头。再慢慢想办法如何安置它。
聊了半个多小时,朱翊钧困意起来了,连打了两个哈欠。
“金水,朕有些犯困,进去小憩一会。你也回去好好休息。”
“是皇爷。”
朱翊钧站起身,边往车厢后半截的休息室里走去,边对祁言说道:“你安排人值班,四十五分钟后叫醒朕。
你也好好休息下。等会张师傅他们午休起来了,你还要陪着朕,跟他们聊事情,够忙的。”
“是,皇爷,奴婢安排好了,就在这沙上眯一会。”
“嗯,好,金水,你赶紧回去眯一会。要操心的事,还多着,有得我们君臣忙的。”
“奴婢遵旨。”
朱翊钧绕过办公桌后面的墙,沿着不宽的过道走了几米,门开了,里面是一间装饰豪华的休息室。
里面有一张靠窗的沙,有衣柜,有一张舒适的床,尾部还有单独的洗漱间和卫生间。
祁言跟在身后,轻声问道:“皇爷,要不要换一身衣服?”
“不用了,起来再收拾。”
朱翊钧往软软的床上一倒,拉上半截毛巾被盖在身上,不一分钟就轻轻打起呼噜来。
祁言脱下朱翊钧的鞋子,把他的双脚轻轻地抬到床上,又小心地盖好毛巾被,退出房间,关上房门。
到了办公区,他交待两位小内侍值班,四十分钟后务必要叫醒自己。
又问过御马监、锦衣卫入值人员情况,一切正常,这才合衣在沙上屈着腿眯起来。
火车在继续飞驰,有节奏的咣当声像是催眠曲,整个车厢,整列火车变得十分安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