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腾文学

沸腾文学>朕就是万历帝起点中文 > 第799章 思想要统一哈(第3页)

第799章 思想要统一哈(第3页)

海瑞看着坐在他不远处的潘应龙,带头鼓起了掌。其余人也跟着鼓掌,在咣当的火车声中,车厢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这掌声为潘应龙鼓,更是为朱翊钧鼓。

等到掌声慢慢稀疏,海瑞感叹道:“皇上,臣老了。

以前臣以为只要无为而治,让百姓男耕女织,不乱加苛捐杂税,就能活得很好。

万历新朝为臣打开了一扇大门,看到了另外一条路。

主理地方,不仅要关乎民生,还要学会搞经济建设,否则的话,让百姓们吃饱穿暖就是水中月雾中花!

只是这日新月异的展,让臣目不暇接。臣紧赶慢赶,日夜学习,还是跟不上时代的脚步。”

浙江巡抚汪道昆笑着说道:“海公,你太谦虚了!你抚苏期间,江苏突飞猛进,浙江的百姓们都在背地里骂我和布政使,看看你们,再看看隔壁的海公,惭不惭愧?”

温纯苦笑着说道:“太函公,浙江还只是背地里说你,安徽的官民,在背后画本官的小纸人啊!”

众人哈哈大笑起来,一时间车厢里一团和气,其乐融融。

朱翊钧点了点头,看来自己的良苦用意,在座的资政们都理解到位了。

过去四年多的新政已经过去,关键是未来三年的国政方略。

相比之下,未来三年的国政会更加激进,比如加大工业投资,大修铁路,这会需要投入海量的资金。

京沽线全长一百九十二公里,对开复线,采用每米四十五公斤重轨,耗费了四万吨上好的钢材,价值无法估算。

造价为六百五十万圆*,平均每公里三点四万圆。

京秦线全长三百四十四公里,规格跟京沽线一样,耗费了六万五千吨上好钢材,造价为一千零六十六万圆银币,平均每公里三点一万圆。

京秦线比京沽线要长,还多了四座大桥,其中滦河铁路直道两用钢铁大桥算得上目前的大明第一大桥,可平均造价为什么还会便宜?

先因为轨道钢和建筑钢材就在卢龙和永平出的,两头往京师和秦皇岛铺设就是了。不需要从海上运到大沽港,再沿着京沽线铺设。

运费就省了不少。

再加上滦州工厂多,七十万工人,各厂宣传处隔三差五做动员,组织工人们利用休息时间去铁路工地搞义务劳动。

平展土地,夯实路基,搬运材料七十万壮劳力,轮流上阵,一日三餐都是各工厂掏腰包,自带干粮不要工钱的义务工!

又省去了一大笔开支。

可是修这两条铁路,花费的一千七百万圆不是一笔小数目,全靠杨金水长袖善舞,前后行了一千五百万圆的铁路债券,又从少府监的烟草收入里挪了两百万圆,这才支应过去。

后续的铁路修建,需要耗费更多的钱。

历史上津浦铁路修了四年,耗费了九千万元,大约折合七千六百五十万两白银。

现在修,少说也要修四到五年,造价为一亿一千万圆左右。

投入好说,债券以及股票,凑一凑问题不大,只是津浦除了河北,还需要山东、安徽、江苏三省的支持,涉及数十个郡县,无数的村庄

地方官府要是不给力,津浦线就会成为一个无底洞,一个大泥潭!

如何让这些激进的国政方略在朝议会议上通过,必须统一思想,加深认识。

自己带着这群资政和朝议大夫,坐火车去滦州开会,用心良苦。

不过目前看来,效果还不错,至少这些资政们都明白自己的意图,不管他们心里是赞同还是反对,先领悟朕的意思再说。

继续给他们上课,统一思想,加深认识!

朱翊钧又开口道:“刚才我们讨论铁路意义时,潘凤梧说到了补贴惠民工程,诸位臣工又想到什么?”

皇上又出考题了?

众臣们面面相觑,车厢里迅变得安静,只听到咣当的声音,格外清晰!

(本章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