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老,徐阁老?!”
有人在低声叫他,徐阶猛地清醒。
吕嵩指指他的脸,“小心着凉。”
徐阶这才发现自己的脸上都是汗水。
就在方才短短的一瞬间,他仿佛耗尽了所有的精气神。
何去何从!
这一切,都得看嘉靖帝的手段。
嘉靖帝脸上带着轻松的微笑,顺手按在城垛上,看着那些俘虏缓缓走过。
突然,那些俘虏止步。
有人厉喝:“拜见圣天子!”
乌压压的俘虏缓缓跪下,恍若一片片沉重的稻穗。
“拜见陛下!”
这声音不同于先前军民的的呐喊,那是欢呼。这声音低沉,带着沮丧和绝望之意。
一个文官说:“陛下,可赦免些人,以彰显陛下仁慈。”
这是惯例,一些俘虏会被释放,彰显大明天子的仁慈。
随后这些人回归草原,会带去大明的善意。
蒋庆之看了那人一眼,冷冷的道:“仁慈,不当施于异族!”
官员愕然,“仁慈可彰显陛下仁德,仁德可化解仇怨,带来长久太平。”
“以德服人?”蒋庆之摇头,叹道:“从千年前开始,中原就与草原异族厮杀不断。每次草原异族被打的跪地高呼天可汗,可用不了多久,他们便会寻机冲进中原烧杀抢掠,无所不为。仁慈换来了什么?换来的是讥讽,是嘲笑,是杀戮。”
官员面色潮红,“好战必亡!前汉武帝穷兵黩武,把文景二帝积蓄挥霍一空,以至于随后前汉危机四起……”
“若武帝不反击匈奴,你以为前汉能太平多久?”蒋庆之反问。
呃!
从这个角度去看当时的局势,很奇妙。
至少文官愣住了。
“匈奴会越发势大,再有,防御是被动挨打,再强大的防御,时日长了也会漏洞百出。一旦被匈奴冲杀进来,前汉会如何?”
蒋庆之看着哑口无言的官员,缓缓看向其他人,“本伯以为,谁冲着大明龇牙,大明能做的便是,打碎它的牙齿,斩断他的爪牙!”
嘉靖帝看了这边一眼,淡淡的道:“朕有虎贲在手,仁慈,当施于朕的子民,而不是那些觊觎大明的异族!”
这才是道爷的真实一面!
这才是那位当年锐意进取的帝王!
群臣愕然,显然意外于嘉靖帝的咄咄逼人和犀利。
蒋庆之却想笑,想捧腹大笑。
朱希忠走过来,感慨万千的道:“那年陛下登基,与杨廷和等人商议,提出了多项革新。从宗室到吏治,到赋税,无所不包。只是从安陆到京师的这一路,陛下便有了革新大明的方略。这样的犀利,我本以为再也看不到了。谁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