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华也有些小激动,这个贪婪之辈,从来都没想过凯旋竟然令人如此心潮澎湃。
难怪那些武人都以马革裹尸为荣。
想想,战马托着尸骸归来,君王哀悼,百官唏嘘,百姓悲痛……
人活一辈子,不就是在追求这么一个荣耀的归宿吗?
哪怕是哀荣。
赵文华甚至还琢磨过从军的事儿。
比如说监军如何?
这话他只是流露了半截,就被义父冷冰冰的打回去,“你觉着自己比老夫还强?”
老元辅在蒋庆之面前都不敢对战局指手画脚,便是有自知之明。你赵文华一介蠢货,难道比老义父还厉害?
真若是如此,老夫把这个首辅让你做。
赵文华难得羞红了脸,回过头发誓要苦读兵书。不,马上就读。他寻到了几本兵书,每日在马背上诵读,但坚持了半日后,就把兵书丢给了随从。
不是读不懂,他把兵书上的知识点和此次大战的经过一融合,发现自己懵逼了。
蒋庆之这般用兵和兵书上的内容不符啊!
俺答……俺答的用兵也有些不对劲。
这特娘的,究竟是他们蠢,还是写兵书的那些兵家们笨?
沈俊好心提醒他,“俺答厮杀半生,用兵有自己的见解。”
——就像是读书写文章,都是读同样的书,都是写同一个题目,但每个人写出来的内容却大相径庭。
“长威伯用兵更是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沈俊是严嵩的幕僚,对赵文华这位义子不大感冒,最后暗自讥讽了他一番。
——就您这样的资质还想和长威伯在用兵上一较高下?
赵文华自讨没趣,把精力都用在了沿途拉拢人心,收取贿赂上。一路随行的马车先是一辆,到了快抵达京师的时候,跟着辎重车队一起的,属于赵文华的车辆已经有二十余辆之多。
属于严嵩的车辆增加的不多,也就是五辆,不过那些人行贿或是送礼给严嵩,普通的玩意儿没脸出手不是。
赵文华知晓的一辆大车上,装的不是古人字画,便是前朝瓷器,或是什么珍宝。
送普通金银……老元辅能呸你一脸,然后义正辞严的说:老夫不是那等人!
可你若是换个地儿,比如说把金银送到严家,老元辅又会换个嘴脸,微笑问你有何事。
什么时候能收什么好处,老元辅心中有数。
那几辆大车上装的东西,价值比赵文华这一路收取的好处至少多十倍以上。
想到这里,赵文华心头火热,对随从说:“其实老是在京师也颇为无趣,一年去地方转一圈最好。”
空手出门,满载而归。
随从也跟着他得了不少好处,不但吃的脑满肠肥,且跟着收了些小东西,加起来也有上万钱。
“要不,回头就寻个由头去地方吧!”
赵文华心动,这时随从说:“那是……宫中来人了。”
来的是内侍,赵文华赶紧凑过去,“义父,怕是陛下有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