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就不?一样了,这米粒饱满不?说,数量也很可观,田地里侍弄的好的人家,一亩的收成差不?多接近五石,即便是那懒点?的也有三石半左右。
这次各地的税收相比起?去年增产不?少,整个州府全都大丰收,宋予归满意点?头,这样算算,除了要交的税收之外?,剩下的粮食一定能够买个好价钱,百姓的生活也要好起?来了。
安庆府已经在慢慢变好,温饱问?题解决,接下来就是精神层面的问?题了,他准备建学?校。
他先前在和孟书?宁谈安庆府的发展问?题时就想过,安庆府现?在当务之急是要解决百姓们的生存问?题,之前巡视查看有无?贪官是第一点?。
一个地方想要发展的好,除了要有好山好水,更重要的是要有好官,不?然?再好的条件也是无?用。
贪官手下多冤魂,这话一点?不?假,九香县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那个贪官的手下有多少无?辜百姓丧命,多少人被?他逼的妻离子散,商人也不?敢做多大的生意,整个县城宛若一潭死水。
这第二?点?就是要根据各个州府的条件和特产做出计划,让百姓们能够多几个能够赚钱的机会,再将田里粮食的产量提上去,百姓们也就能宽裕很多。
这个时候再来提关于读书?识字方面的问?题也就更加简单了,吃饱喝足自然?也就有多馀的精力和钱财能够丰富精神世界了。
第136章安庆府
虽说已经?决定要建学校了,但也没办法马上实施,学院的?选址宋予归最后还是决定沿用官学,其次最重要的就是学院夫子。
祈州能找出来有资历能教学子的?夫子倒是有几?个,但愿意教女子丶小哥儿的?基本没有,不然之前他也不会?写信去求助孟书宁了。
之前念哥儿在的那个私塾倒是收女子跟小哥儿,但那边只教他们?识字,教的?书籍也都是那些规劝女子丶小哥儿要遵从丈夫之类的。
念哥从前开蒙时就是由宋予归他们教的?,跟书院的?教导方法一样,再加上宋予归他们?有意引导,念哥儿自小定下来的观念就是男女小哥儿平等,女子丶小哥儿一样可以报效国家?。
在京城时读书的?书院也是专门培养女子小哥儿的?书院,所学内容跟男子的?书院差不多,所以念哥儿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同。
祈州这边的?书院是李锦自己找的?,一开始那个私塾的?夫子保证过女子小哥儿这边教的?内容跟男子那边差不多,结果念哥儿上了几?个月后就变成?了学那些伺候夫家?的?规矩。
念哥儿觉得那些东西不对,回去跟阿爹说了,李锦直接上门去质问,结果那夫子直接就说女子小哥儿本来就该学这些,学那么多大道理又?没有用,给李锦气?的?骂了那个夫子一通,给念哥儿退了学。
后来念哥儿便是在自己家?读书,宋予归或者温池然他们?有空的?时候会?来教他。
宋予归一开始是想在祈州这边物色几?个夫子来教念哥儿,结果一个个刚开始聊天的?时候还好好的?,听到?是要教小哥儿后一个虽然嘴上不说,但眼底的?轻蔑是怎么也很难遮掩住的?。
所以他最?后也没说什么,直接就走了,这样的?人?即便答应了,教的?也不情愿,指不定会?教成?什么样子。
最?后只能写信给孟书宁和顾清他们?,让他们?帮忙留意一下有没有什么好的?夫子愿意来这边教书的?,特别强调了是要教小哥儿的?。
顾清他们?那边没有找到?特别合适的?人?选,但也说了之后会?留意消息,倒是孟书宁那边给他举荐了韩老夫子。
韩老夫子本名韩思安,是景德十年的?探花,不过没在朝廷呆多久就辞了官,没有人?知道他去干了什么,孟书宁也只说跟他是在偶然间认识的?,其他的?事?等他什么时候有空了来这边再跟他细说。
祈州这边的?官学书院基本已经?废弃,从前瘟疫过后查抄贪官,发现这边的?夫子跟官府勾结,收受贿赂,欺压学生,德不配位,便将这边的?大部分夫子遣散了。
后来二皇子也找了几?位夫子来书院这边教书,但因为前任知府的?压榨,这些夫子也陆续请辞去了别的?书院或者自己开办了私塾,现在整个书院就只剩下一位夫子。
这位夫子还是从前教启蒙班的?夫子,只有一个秀才的?头衔,整个学院现在只剩下六位学生,最?大的?十二岁,最?小的?六岁。
里面的?学子都是家?境贫穷去不起私塾的?,官学这边的?收费比较低,他们?家?长也不指望他们?能够科举,只想着能学几?个字,学点算术以后好在城里找活计。
其实说是官学也不尽然是了,谁家?官学就一位夫子在,说是私塾还差不多。
这位夫子倒是愿意教小哥儿读书,但念哥儿和云哥儿已经?过了启蒙的?时候,念哥儿书读的?早,现在已经?开始学着作?诗丶写文这些了。
云哥儿虽然只说自己识几?个字,但宋予归后来考过他,像是《三字经?》丶《千家?诗》这些启蒙读物他都已经?学过了,理解的?还不错,没必要再去启蒙班。
再加上他胆子也小,还是决定让他先在家?里适应,之后书院办起来再去书院读书,多认识一些朋友。
官学占地面积很大,从启蒙班一直到?举人?班都有设立,每个阶段的?学子都有自己的?院子,不过现在这些院子除了启蒙院的?还在使用,其他都已经?荒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