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压力最大的便是支持征西军团。
征西军团在平定雍凉叛乱后,直接去收复河套地区,还要一直打到阴山以北。
虽然征西军团前往河套地区有便利的秦驰道,可粮食补给在雍州战备粮仓建好之前,几乎全部要由雍州供给。
包括日后征西军团去西域,同样需要雍州提供粮食补给。
别忘了,雍州还有西南军团,依然是由雍州提供粮食补给。
所以,必须在关中平原三郡投入极大的力量,才能保证雍州的稳定,也才能保证征西、西南两大军团的粮食供应。
弘农太守段煨,既不懒政,也从未懈怠。
然而,段煨一直从军,对政事所知甚少。
他只知道鼓励农耕,却缺少鼓励的办法。
尽管他按照《新制细解手册》照葫芦画瓢,可哪怕他去暗访,很多细节他也听不出来、看不出来问题。
于是,段煨在杨琦的指导下,决定下苦功夫,自公历393年开始,每年治理好一县。
他从弘农九县中属于山区的五个县开始,而且就住在县内。
于是,四年来,段煨已经依次治理好了华阴县、陆浑县、湖县和卢氏县。
因为每年的考成黾池都排在弘农九县的第一名,所以,尽管黾池县也地处山区,可段煨却将黾池县排在了最后一位,也就是说,明年才会住在黾池,治理黾池县。
然而,段煨也没想到,他亲自参与治理的县,都没有出问题。
反而几年来一直排名第一的黾池县,以及地处平原的新安县、陕县、宜阳县都出了问题。
而地处平原的弘农县没出问题,竟然是因为有弘农杨氏坐镇,县令也是杨氏族人。
出现的问题三县,出的问题也几乎一样,都是县令按郡府的指令,保证没有人因冻饿而亡。
由于在冬季保暖方面,有分发的煤炭(需要极少量的钱购买)、暂时赊账的毛衣毛裤和两套被褥,所以县府根本就不操心。
于是,县府只操心一件事:粮食的产量。
只要粮食不欠收,缴纳三成田税后,剩下的足够保证百姓饿不死。
至于朝廷分发下来的耕牛、曲辕犁、播种机、收割机、打谷机等,他们竟然悄悄地利用朝廷允许与益州通商的机会,全部卖去了汉中,进而由益州走私到了江南和江东。
所以,新安、黾池、陕、宜阳四县,这些年来,在风调雨顺的情况下,农庄的农户只能一日两餐,而且还是一干一稀。
这几年所谓“因病而死”的人,其实都是因为吃不饱,身体素质差,根本无法抗住疾病。其中,石门庄还冻死一人,却上报是病死的。
管亥是在今年春耕时,刺史府农使(一州农署之署长)来弘农郡巡察,从陕县的农户耕种很少使用耕牛,才发现蹊跷之处。
好在现在雍州已经撑过了前几年的艰辛,刺史府的人手也充实了起来。
管亥闻之,马上调动刺史府的人手,深入到弘农郡、河东郡的农庄中,展开了全面的调查。
这一调查可不得了,管亥气得直接想提刀上马,来弘农郡和河东郡杀人。
喜欢三塑强汉请大家收藏:()三塑强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