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巡视,实则是看看有没有什么好东西。
如果发现了好东西,他便会巧立名目,或品尝,或试用,或慰劳……,反正他要么吃入肚中,要么拿回家中。
实在不行,他会赊账。
至于欠的钱什么时候还,那可就说不清了。
可他如此,县令不管吗?
县令管不了。
因为黾池都尉出自扶风马氏,关中响当当的大士族。
说起扶风马氏,可能知道的人不多,可要说起“纸上谈兵”的赵括,恐怕路人皆知了。
赵国大将赵奢(赵括的父亲),因在阏舆战胜秦军,被赵王封为“马服君”。
后来赵氏一族便逐渐开始以“马服”为姓。
秦灭赵后,赵奢之孙马服兴迁至扶风郡避难,渐渐以“马”为姓,并发展为名门望族。
扶风马氏在东汉时期,出了不少青史留名的人物。
伏波将军马援,东汉开国名将。
东汉经学大师马融,注疏《论语》、《诗经》等,还首创了“绛帐授徒”的全新教学形式,学生达千人之多。
哦,对了,马腾、马超,还有这次随陛下出巡的马日磾,都是扶风马氏的族人。
马日磾还是马超的族叔。
马超参与李合的起兵谋反,差点让扶风马氏万劫不复。
最后,经管亥调查,扶风马氏确实没参与谋反,而且马日磾、马腾全部跪于内阁外请罪,这才让朝廷放过了马氏一族,只是罚没了一些族产,算是给天下人一个交待。
三国时期的机械发明家马钧,亦是出自扶风马氏。他改进织绫机,发明指南车、翻车(灌溉工具)等器具,在当时,足足领先了世界数百年。
现在马均已经被征辟到了工部,而且让其先入了工部专科学堂,重点培养。
可以说,马服君赵奢,便是马姓的源头。
扶风马氏可比黾池姬氏的势力大多了,姬县令如何敢惹?
于是姬县令对黾池都尉的所作所为,选择了视而不见。
姬县令和黾池都尉二人,也成了并列黾池的真正主事者。
主簿非常清楚,入黾池的车队打的可是“大汉学堂”的旗号,虽然不知道是大汉哪个州的学堂,可那也不是一个小小的黾池县能惹的。
谁知道哪位先生的弟子是当朝的某个大人物?
在汉代,你可以惹官,或许还不会有什么悲惨的后果。
但如果你要是敢惹某个先生,可能你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可现在,黾池都尉竟然出动百名治安军,县尉也跟着去凑热闹,也不知道他们是哪儿来的胆子,去惹“大汉学堂”。
这后果恐怕真不是县令、主簿能承担的。
如果再找不到县令大人,主簿就担心他会成为最后的“背锅侠”。
这也是主簿急着派人寻找姬县令的原因。
找不到怎么办?
好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