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路一走,江湖高手没有了,
就是玄真这牛鼻子老道,一直在迷路。
小窑村,是一个悲惨的村子,
它靠着恶鬼窑三的威名,在河洛艰难的活了下来。
这里起源就很苦。
几十年前,有个戎边的兵卒回到中原,
可少小离家老大回,家人哪里还能找到?就连田地都被侵占了。
询问当地官府,谁会管一个老头呢?
于是乎,为了等自己的家人回来,老兵没有田地,在此烧窑为生。
他在军中不是战兵,只是个干后勤的,
周云觉得正常,真要是战兵,早就是一具枯骨了。
老兵到死也没等来父母亲人,只是无意中,在此开枝散叶了。
现在窑头是老兵的第三个儿子,大哥、二哥都死了,
为了护住窑路,保住饭碗,他们前赴后继,付出了生命。
正是这股狠劲,才让小窑村存活了下来。
窑老三住的地方,也是一个窑洞,只不过比村里地洞好一些。
方圆几十里,凶名赫赫的恶鬼窑三,实际上是老实巴交的农人。
他笑着替周云架好梯子,吩咐婆娘女儿,赶紧招待恩公。
窑三从角落土堆里,刨出一壶女儿红,
还问周云要不要他女儿伺候,他女儿可是干净的。
周云这份礼物太重了,窑三过去只会一些瓦碗、陶碗,
但如今啊,他的陶器可以发出金戈之声,那技艺上的突破,足够窑家传世。
“窑村头,盖间瓦房啊,窑洞是真不舒服?”
窑洞里,玄真老道嫌弃的挥挥手,这地方太暗了,一股子土腥味。
当然,好处也有,至少冷不死吧。
“老仙长有所不知,咱们窑村就几百号人,心气不能散。”
“咱盖瓦房了,他们要不要盖?盖不起,不得乱了去。窑家帮要是散了,最后都得死。”
自古不患寡而患不均。
小木桌上,周云默默的倒上一杯女儿红,
这种农家窖藏黄酒,若是放到后世,也算是极品。
因为一般喝不到,没人会相信,市面上那瓶,是十几年的窖藏黄酒。
但窑三这壶,就是童叟无欺,货真价实。
这酒在技艺上比大奇关赵族黄酒还是差了点,
不过多了些草木清新,也算别有一番风味。
窑三今个高兴坏了,在桌子上说了很多,
窑村人苦啊,为活下去,啥事都干,至今也没个户籍,忍了多少冤枉气。
老实巴交的窑三说着说着,猫尿就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