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漫进办公室,凌晨忽然停下标注巡演路线的笔,墨尖在"
深圳大学站"
的字样上洇开一小片痕迹。
"
林沫怕是赶不上校园巡演了。
"
他推了推滑落的眼镜,目光扫过台历上移民手续办理的截止日期,"
蒋燕妮能顶上。
"
谷老师取下黑框眼镜擦拭镜片,露出眼角细细的纹路:"
燕妮倒是能扛大梁,可林沫那些高音"
"
正是要用她的不同。
"
凌晨起身从文件柜抽出《千千阙歌》的曲谱,泛黄的纸页在指间簌簌作响,"
林沫的高音像清亮的银铃,蒋燕妮的嗓音却带着砂纸磨过金属的沙哑。
"
他忽然哼起《明月夜》的旋律,前半句用清亮调子,后半句陡然压成沙哑质感,"
同样的歌,燕妮能唱出历经沧桑的味道。
"
谷老师若有所思地点头,窗外的梧桐树影在她素白衬衫上摇晃。
"
《我的未来不是梦》或许也能试试。
"
她翻开歌词本,"
用这种略带砂砾感的声线唱奋斗主题,倒是新鲜。
"
"
就这么定!
"
凌晨抓起红笔在节目单上圈画,"
除了她的《是否》,再加五首林沫的代表作。
"
他顿了顿,在蒋燕妮名字旁画了个火焰标记,"
让服装组做几套做旧牛仔外套配改良旗袍,往摇滚混搭国风的路子上走。
十二乐坊的民乐一衬,绝对震撼。
"
秋风卷起桌上的歌谱,谷老师望着年轻人眼中跳动的火苗,忽然觉得这场意外的换人,或许会成为巡演最耀眼的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