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勇掏出皱巴巴的笔记本,铅笔尖在"
剪彩嘉宾"
栏划动:"
六榕街道办的李主任上周还问起咱们进度,说是要带老街坊来捧场。
"
他忽然压低声音,"
不过越秀区领导听说最近在忙侨胞接待,怕是难抽空。
"
"
省电视台的机位已经定好。
"
凌晨掸掉衣襟上的饼屑,目光扫过街道尽头搭建的临时演播台,"
省团委郑书记答应亲自来,到时候咱们让四大歌手压轴献唱。
"
他想起香港录音棚里,江河沙哑的嗓音穿透隔音棉的震撼瞬间,嘴角不自觉上扬,"
林沫那首新写的《千千厥歌》,保准能让电视机前的观众记住咱们这条街。
"
阿勇眼睛发亮,在本子上飞速记录:"
开业连唱两天!
模特队走秀穿插在节目里,再让卖
鸡公榄的阿伯们穿上咱们新出的唐装改良款发传单!
"
他突然一拍大腿,"
对了!
得找五金店焊个大喇叭,这几天试业就开始广播,把千色服装买一送一的消息传遍羊城!
"
街边的煤油灯次第亮起,照亮两人交谈时呵出的白雾。
远处传来粤剧《帝女花》的唱腔,与音像行漏出的流行歌曲交织成独特的市井交响。
凌晨望着工人们正在悬挂的巨幅海报——上面路远抱着木吉他,身后是千色服装店流光溢彩的橱窗——忽然觉得寒风都变得温热起来。
这场筹备数月的开业盛典,不仅是商业版图的扩张,更是他写给1979年羊城的一封时尚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