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勇话音刚落,凌晨的指尖已叩在八仙桌的檀木纹路间,笃笃声与窗外江轮的汽笛遥相呼应。
他抽出钢笔在台历上圈出开业日期,墨痕重重叠在"
广府街启幕"
字样上,宛如盖下一枚志在必得的印章:"
通知谷老师,让星海的学生提前三天来走台,民族乐队和现代音乐编排好衔接。”
说到这里,他忽然起身推
开雕花窗,潮湿的江风卷着咸腥气扑面而来,将案头的演出计划表掀起一角。
凌晨摸出藏在中山装内袋的通讯录,先拨通刘奕的号码:"
省电视台那边务必拿下黄金时段转播,直播间机位要覆盖骑楼全景和t台特写。
"
旋即又按下黎坤叔的专线,粤语说得飞快:"
坤叔,九龙仓那批德国音响设备走水路加急,调音台单独打木箱,遇上风浪就往舱底挪——我们广府特色一条街开业当天的声光电效果,半点差错都出不得。
"
暮色如墨,将雕花窗棂浸染成深色剪影。
凌晨立在贴满行程表的白墙前,手中红笔在"
广府街开业"
的加粗标题上又重重描了一遍。
他旋开钢笔帽,在"
演艺统筹"
栏添上最后一笔,墨痕在台灯下泛着冷冽的光:"
阿勇,去趟邹瑜家。
让他从旗下艺人里挑精兵强将——林沫的高音穿透性强,适合开场镇场;江河的粤语歌韵味地道,要配粤剧花旦的伴舞;何云露的软糯粤曲小调得搭西关特色的广府舞蹈,路远那个特色中低音"
他突然转身,目光扫过墙角堆叠的节目单草稿,喉结微微滚动:"
告诉邹瑜,让歌手们这三天闭门打磨,每首歌的编曲都要嵌进广府元素——龙舟鼓点、粤曲小调,全给我揉进现代节奏里。
"
窗外江轮的汽笛声穿透暮色说"
对了,香港的音响到货后马上试音响,运来的德国设备得吃透脾性。
"
阿勇揣着便签纸疾步出门时,正撞见骑楼外亮起第一盏走马灯。
暖黄的光晕漫进茶室,将凌晨投在计划表上的身影拉得很长,恍若一幅运筹帷幄的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