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最大的幸运。
这甚至成就了艾利克斯,因为荆小强依旧站在指挥台边,对着指挥深情演绎。
普通观众们以为这是歌者找个参照物,像上一首那样。
可乐团、詹妮他们都知道,这里面有含义。
艾利克斯更加明白,主动放弃心理防御,迎合沉浸。
前半截似乎就是他正在经历的前半生,春风得意,志得意满。
生命是什么?
是上帝眷顾的莪!倒霉蛋去哭泣吧。
可等到后半生中年丧子,感受到命运无常,再次反问人生是什么?
只剩下沮丧的诅咒,这世上只有死亡才是确定无疑……
想当年,豪情壮,随便顶风尿三丈,现如今,中了邪,顺风使劲尿一鞋。
就是被命运彻底击垮的那种崩溃沮丧。
以至于艾利克斯疯狂的手舞足蹈,操控乐团来表现自己的情绪,完成之后,撑住乐谱架久久难以平复!
他似乎触摸到了荆小强脑海中自己的那个灵魂!
感受到了那种无尽悲伤之后的生无可恋。
像个苍老的灵魂,无力的撑在那,全体乐团成员都充满敬意的看着自己指挥,以及面无表情,收起情绪,对台下雷鸣般掌声回应鞠躬的唱者。
这一曲,彻底奠定了罗伯特。KING的名气。
甚至可以在大都会歌剧院百年来各种传说中留名。
应该是第一位在演唱中把指挥搞崩溃,还不影响演出的歌手。
荆小强没要求换人,甚至没要求乐团跟上:“OK,现在临时插播咏叹调点唱,请用你们的掌声选择,法国、意呆利、德国、俄国……”
大师往往不会什么歌都唱,他们专攻自己的范畴。
只有路边的流浪歌手才要应对客人任何要求。
胡德尔松差不多就落到这个地步。
为了恰饭,什么都要会唱,才能在各家剧院之间无缝切换,到处揽活儿。
大都会歌剧院的尊贵观众们从来没享受过这种待遇。
新奇极了!
稍一迟疑,掌声重点落在了德国。
又问韦伯?贝多芬?斯特劳斯?瓦格纳?
还是瓦格纳吧,逼格高,在哪个时代都难以回避。
特别是这种公开表态投票的时候。
很轻易的就掉进了投票陷阱。
这回所有人都聚精会神的参加了掌声投票。
曲目上有点纠结,荆小强列出五首著名咏叹调,有两首掌声热度差不多,有人都忍不住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