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腾文学

沸腾文学>媳妇邓晓阳我叫李朝阳 发生在哪 > 第1225章 黄滩乡成功合围于伟正现场拍板(第2页)

第1225章 黄滩乡成功合围于伟正现场拍板(第2页)

我挂断了李叔的电话。听筒里传来忙音,但我握着电话的手却没有立刻放下。话筒上还沾着些许泥渍,混合着汗水的咸涩气味。帐篷外,雨声渐歇,但堤上堤下的人声、车辆声仍不绝于耳。我的心里却因这通电话而多了一份难得的踏实——至少,田嘉明的事,在市委领导层面有了一个不至于最坏的说法。

但悬着的心并未完全放下。这个时候,我还是想着给晓阳打个电话报个平安。连日来守在堤上,除了紧急公务,几乎没顾上给家里捎句话。

我重新拿起那部电话,线路并不顺畅,杂音很大,接通后,那边传来晓阳熟悉却又刻意保持距离的声音:“喂,哪位?”

“晓阳,是我,朝阳。”

电话那头顿了一下,背景音里似乎还有别人在说话。晓阳的声音听起来公事公办,甚至比平时更显疏离:“哦,是李县长。东洪那边情况怎么样?一切都还好吧?”

我听她喊我“李县长”,立刻明白她办公室里有其他人,说话不方便。心里那点想倾诉的念头只好压下去,我也用同样克制的语气回答:“一切还好,险情基本控制住了,人员都安全。你那边忙吧?我就是报个平安。”

晓阳的声音放缓了些,但依旧简短:“知道了。你注意安全,有情况及时沟通。”说完,便挂了电话。

听着电话里的忙音,我轻轻放下话筒,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但更多的是理解。这种时候,谁也不敢掉以轻心,公私分明是必须的。

我掀开帐篷帘子走出去,午后的阳光刺眼,照在泥泞不堪的堤坝上,蒸腾起一股土腥气。县委书记丁洪涛独自一人站在不远处的堤边,背着手,望着脚下已趋平缓但依旧浑浊的河水,一动不动。他脚边的泥土被踩出一片凌乱的脚印,旁边扔着几个烟头。

我缓步走过去,在他身旁站定。丁洪涛似乎没察觉,依旧凝视着河面。我顺着他的目光看去,水位确实下降了不少,距离堤顶得有一米二三了。

“丁书记,”我轻声开口,递过去一支烟,“水位还在往下走,我看估计快有一米了。”

丁洪涛这才回过神,接过烟,就着我的手点燃,深深吸了一口,烟雾从他鼻孔缓缓吐出。他眉头紧锁,语气沉重:“朝阳啊,回想起来,太险了。你想想,如果昨晚决堤的不是平安黄滩乡,而是市里的光明区……你我肩上这责任,万死难辞其咎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我知道他话里的深意,也明白他此刻承受的压力。我接口道:“是啊,丁书记。所以我觉得,嘉明同志他……虽然方式极端,但在无形中,确实是替咱们东洪,甚至替市里,避免了一场更大的灾难。如果真的掘了堤,咱们这边一片汪洋,平安那边也决了口,两下夹击,后果不堪设想啊。李市长刚才电话里也透露了这个意思。”

丁洪涛猛地转过头,看着我:“朝阳!党内绝不能搞‘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一套!市委的决定,就算他田嘉明当时不完全清楚,但我到了现场,连心局长的身份毋庸置疑!他居然还敢动枪!我问你,这样的同志,眼里还有没有市委?还有没有县委?!”

他越说越激动,手指微微发颤:“幸亏!幸亏最后是平安县出了事,要是光明区因此有任何闪失,朝阳,你我就不只是丢乌纱帽的问题,那是要上法庭,要坐牢的!”

我试图缓和:“丁书记,李市长的意思很明白,他从全市一盘棋的角度看,认为嘉明阴差阳错,反而让市委避免了更大的被动。这件事,能不能从实际效果出发,……”

丁洪涛打断我,语气斩钉截铁:“不能猜,不能赌!我们现在必须拿出县委最鲜明、最坚决的态度!田嘉明公然抗命,持枪威胁上级派来的执行干部,影响极其恶劣!这不是英雄主义,这是无组织无纪律,是严重的个人主义膨胀!现在大堤是保住了,所有人都念他的好,反倒显得我们县委县政府畏首畏尾,不敢为群众担当!你看看从昨晚到现在,班子里有几个没来替他说情的?万金勇、林小松他们昨晚那架势,你想过没有?这叫公然站台!公然对抗!”

他喘了口气,“所以我的态度不变:必须立刻向市委报告,建议免去田嘉明县公安局党委书记职务。他不是要当英雄吗?东洪县庙小,容不下这尊大佛!让他去别处英雄吧!东洪要的是服从指挥、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不是这种无法无天的个人主义!”

我心里一沉,知道丁洪涛这是要丢车保帅,急于撇清县委的责任。我不得不把话点得更透些:“丁书记,李市长在电话里几乎挑明了,于书记那边很可能也是这个看法。如果我们现在急吼吼地处理嘉明,会不会……反而显得县委不识大体,不能理解和贯彻市委的深层意图?”

丁洪涛闻言,沉默了片刻,眼神复杂地望向远方依旧浑浊的河水。他何尝不知道这其中的关窍,但他更担心的是另一重风险。他重重叹了口气,语气略显疲惫:“朝阳啊,道理我懂。可你想过没有?现在外面风言风语,都说我们东洪牛气冲天,连市委派来执行秘密任务的人都敢拿枪逼走。这顶帽子扣下来,我们整个东洪县的工作都会被动。我们必须主动表明态度,切割清楚。明天一早,我就去市里找于书记汇报。态度必须先拿出来!”

我心里暗道,于书记此刻正在平安县灾区焦头烂额,怎么可能有暇立刻接见听取一个县的专项汇报?但看丁洪涛态度坚决,我也不好再硬顶,只能委婉地说:“丁书记,汇报是应该的。但怎么说,说到什么程度,必须要斟酌!至少,县委要拿出统一意见,田嘉明是为了集体……”

就在我们两人站在堤上言语往来之际,平安县黄滩乡的大堤上,则是另一番景象。

经过军民数千人近一天的舍生忘死奋力抢险,那道四十多米宽的决口终于被成功合拢。两辆满载石料的“解放141”卡车沉底作为基础,外围用钢管焊结成巨大的框架固定,框架内层层叠叠填塞了无数沙袋和石块,垒起了足有四五米高的坚固屏障,将汹涌的洪水牢牢锁住。

掌声和欢呼声从四面八方响起,疲惫到极点的人们脸上终于露出了如释重负的欣慰。市委书记于伟正、市长张庆合、曹河县委书记郑红旗、平安县委书记孙友福以及驻军和武警部队的几位领导,站在合拢的堤坝上,望着终于被驯服的河水,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于伟正指着那牢固的钢管支架,对身旁的市水利局局长连心和市长张庆合说道:“庆合,连局长,这个钢管支架的主意出得好啊!这次抢险,为我们东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连心连忙谦逊地摆手,由衷说道:“于书记,这主要是您和庆合市长的决断。要不是您和庆合市长果断决策,调来这些钢管,光靠沙袋很难这么快堵住这么猛的决口。我是搞技术的,深知在那种水流下,沙袋投下去就被冲走,这个方法,解决了大问题啊!”

张庆合脸上并无太多得色,摆摆手,语气沉静:“老连,你就别往我脸上贴金了。大堤决口,无论如何都不是功,是过!现在首要任务是把它彻底加固好,不能再出任何问题。后续的善后和重建,任务更重。”

于伟正赞许地点点头,目光扫过周围或坐或卧、疲惫不堪的抢险人员,看到许多战士和群众端着饭碗,靠着树干或堤坡就已沉沉睡去,他的眼神充满感慨和疼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