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亨诧异地回头看了她一样,“什么事情?”
“陛下丢下王珙这些大臣,将来去成都,如果那边的大臣不支持陛下怎么办?陛下不就变成孤家寡人了吗?”
张皇后的话一下子提醒了李亨,很有这个可能,如果那边大臣支持荣王,或者支持十六郎、十八郎,那他可就麻烦了。
“那依皇后之意,朕该怎么办?”
“臣妾的意思是通知大伙儿一起走。”
“不行!”
李辅国当场否决了张皇后的提议,“如果有人生了异心,向安西军告密,那我们就全完了。”
李亨沉思不语,他轻轻捏着额头,考虑着万全之策,过了半晌,他对李辅国道:“这样吧!朕和皇后先走,我们在汉中等待,你天亮时替朕去通知百官,如果愿意随朕一起走,就赶紧来汉中会合,朕会带他们同赴成都。”
……
凤翔府雍县,李庆安的十万安西大军已陈兵关中,兵指李亨的关中军,但是李庆安并不急着发兵进攻,他需要等待时机成熟。
清晨,李庆安早早起床,等待长安的消息,昨天他接到情报,他的妻儿和三百余名大臣已经退到了武功县,而王思礼不负他的众望,占领潼关,拦截住了李亨河南道和河东道的十万大军西撤,现在关中地区只有李亨的八万大军,时机已经成熟了。
尽管时机已渐渐成熟,但李庆安还是没有出兵的打算,干掉一个李亨对他来说简直是轻而易举,但想再树一个杀子杀孙,被天下人所抵制,被天下人所诟病的皇帝,那就很难了,李庆安考虑了很久,他觉得留下这个李亨,要比杀了他更有用。
如果李亨是像李豫那样励精图治,为扭转土地兼并而勇于向宗室开刀,那这样的人他李庆安会毫不犹豫地杀了他,而李亨则不同,他德行有亏,被百官抵制,被天下州县抵制,而且此人重用宦官,默许土地兼并,他就像一颗毒瘤,这样的毒瘤不拿去祸害李隆基的南唐,却要把他杀了,自己是不是太愚蠢了一点。
杀了他,天下人就没有了憎恨的对象,那么天下州县是会效忠自己,还是会效忠李隆基立的新帝呢?
政治其实也很简单,说白了也就是为了利益最大化,政治家和政客的区别就是他们眼光的长短不同,眼光长一点就叫政治家,眼光短一点则叫政客。
李庆安正是在反复的考虑和权衡之下,他终于做出了决定,下令子午谷的安西守军撤离,给李亨南撤让出一条路,同时命令南霁云占领皇城。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奔跑声,有亲兵来禀报:“大将军,长安急件!”
“拿进来!”
亲兵进帐,将一管红色的鸽信递上,这表示情况紧急,李庆安掰开信筒,从里面抖出了一卷纸,只见上面写着一句话:‘李亨昨夜已南逃汉中,长安局势混乱。’
“传我的命令,大军起拔,立刻开往长安!”
第五百二十七章 各有心思
连南霁云自己都想不到,他的一次攻占皇城的行动,竟会带来如此难以想象的成果,四更时分,一名宦官便在胡沛云的带领下匆匆赶来了,他带来一个让人不敢相信的消息,李亨在一更时分逃离了大明宫,连同他的几名儿子和皇后宫妃,此时大明宫内已是空空荡荡,胡沛云还同时告诉南霁云,他的手下在两个时辰前发现了金吾卫有大规模调动的迹象,很有可能是出城了,但南霁云十分谨慎,他立刻派人去万年县查看情况,很快便得到了消息,万年县的各坊依旧紧闭坊门,但金吾卫却人迹皆无,找到几名守城的老兵,这才得到确切消息,两万金吾卫在一更时全部出城。
南霁云又惊又喜,他当即向李庆安进行紧急汇报,并下令长孙全绪的羽林军接管宫城,关闭宫门,不准任何人随意出入,同时命千牛卫接管万年县,维持万年县秩序,并封锁李亨已逃亡的消息,就在南霁云犹豫要不要封闭长安城之时,一直在幕后进行操控的严庄找到了他。
严庄昨晚几乎一夜未眠,这几天他也忙碌得精疲力尽,这次李庆安在长安的三步棋:撤走大臣家眷、占领潼关、占领皇城,都是由严庄统一部署策划,这三步棋并非那么简单,它包括了大量细节上的问题,比如占领潼关,如果不被李亨的其他军队发现,如果能出其不意占领潼关,这里面都有大量的细节都需要落实,严庄也知道,这几步棋是李庆安最后的收官了,能否成功占领关中就在此一举。
他殚精竭虑的辛劳终于得到了回报,三步棋都成功落子,他刚刚得到胡沛云传来的消息,李亨已经逃离长安,尽管已经疲惫得难以支撑,但严庄还是放心不下,急忙来找南霁云。
夜色昏明中,严庄赶到了皇城,他见到南霁云便急问道:“南将军,万年县如何了?”
南霁云刚准备去万年县察看情况,见严庄到来,他又翻身下了马,笑道:“先生还没有休息吗?”
“哎!我放心不下,来问问情况。”
“先生放心,我已派军接管了万年县,现在万年县局势还算平静,我想应该没有什么大问题。”
严庄却摇了摇头,他望着东方已经发白的天空,道:“现在或许还平静,但天亮后万年县恐怕就会混乱了,将军要有准备。”
“我准备继续戒严,封闭城门和坊门,不准民众上街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