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世家豪族,也不可能逆得过大势!”
军师联盟的声音略显激动,似乎对此同样充满期盼:“而咱们要做的,便是给科举积势,今天是蒙学,明天可能就是精庐。”
“先在目前已有的体制上,逐渐把教育的层次打通,从蒙学开始,再到小、初、高,按难度系数,逐渐加深,最终升到太学。”
“当然!”
军师联盟强调道:“专家只是举个例子,现代是幼小初高,但在古代可未必有这么全面,咱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刘辨颔首点头:“放心,我明白的!不过老师,一旦活字印刷、造纸术出来,势必会造成极大的冲击,难道世家不会提防?”
“恩。”
军师联盟似乎早有预料,极其澹定地道:“造纸术一定会对世家产生冲击,因此咱们不能迅速投放市场,通过控制产量,物以稀为贵,让世家慢慢接受。”
“还是那句话,新事物的推广,绝不是一蹴而就,尤其是与政治结合的产物,更是如此,它都需要一定的发展过程,切不可操之过急。”
控制产量?
刘辨眼神骤亮,顿时明白了军师联盟的想法。
所谓量变引起质变。
如果大量将造纸术投放在市场,势必会引起世家大族忌惮,毕竟如此一来,他们各家最珍贵的传承,便彻底成为了废物。
而如果只是少量持续增加式投放,等积累足够的势以后,时机合适,便可一举将其打通,彻底完成教育体制改革。
稳中有进,循序渐进。
是军师联盟专家目前改制的基本方略。
“放心。”
刘辨缓缓点头:“我明白的。”
咯吱—
马车停下。
车厢外响起朱彤的声音:“公子,冶铸作坊到了。”
刘辨应了一声,这才从车厢出来。
早有冶铸谒者韩暨迎上来:“公子。”
刘辨摆手打断,示意其不必多礼:“怎么样,可能造出来?”
韩暨吐口气,脸色有些难看:“造是造出来了,但距离公子的要求,差之甚远。”
虽然,自东汉时期开始,便已经有了水车,但其只是汲水翻车,还不算是大型的水利机械设备,难以将河水运送往更远的距离。
没办法。
刘辨只能制造高筒转车。
而史料中记载的高筒转车,最早出现在晚唐,用于灌既水稻。
它是一种具有搬运链性质的机械,是现代斗式提升机和刮板输送机的雏形。
不过。。。。。。
这种机械有一定的局限性。
归根到底,是因为晚唐时期的技术水平不过关,难以发明出具有一定承载力的滚珠轴承。
而军师联盟考虑到要一步到位,因此对于高筒转车,进行了局部的加强。
这便涉及到了滚珠轴承。
当然!
轴承是机械的基础原件。
它的质量、功能,影响着工业的进程!
这是推行工业化最基础的,若是连基本的轴承都搞不定,那就更谈不上发明蒸汽机、内燃机等象征着现代工业化的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