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时而点头,时而称赞,感慨万千。
忽然。
一个争辩点引起了他的注意:“恩?这是。。。。。。”
祢衡同样发现了端倪:“文举,这不是咱们上次的争辩点吗?没想到评审团居然给出了处置意见?而且竟是毫无破绽。”
“会是郑老吗?”
祢衡下意识开口询问:“这其中还有古文经学的影子。”
孔融摇了摇头:“绝不是郑老!他不可能会是这种切入点,而且这样的论据,与他平时的言行习惯,颇为不符。”
“还真是!”
祢衡惊诧,一脸的不敢置信:“除了郑老以外,难道还有别人有这样的本事?莫非是司马德操?不可能吧,他的今文经造诣,可没这么深。”
嘶—!
孔融皱着眉,勐吸一口凉气。
他试着抬眸望向对方。
赫然发现。
桓睿、卫廖同样是一幅惊诧的模样,很显然,他们同样没有料到,令他们双方辩论了至少一个时辰的论点,就这样被解开了?
“会是何人呢?”
孔融皱眉沉思,良久却没有答桉。
这份注解的思路是全新的,不仅融合了古文经,更融合今文经,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甚至论点论据,都令人难以挑剔。
至少,在孔融对儒林中人的印象中,还没有一个人,可以给出这样近乎于完美的答桉,连擅长挑刺的自己,都无从下手。
“文举你瞧。”
在其身旁,祢衡指着另外一条:“这不是咱们昨日方才探讨过的问题吗?没想到,此人竟然会以这样一种方式解读。”
“厉害啊!”
祢衡惊诧到无以复加:“我祢衡这辈子没有服过什么人,你孔文举算是一个,而在今日,能给出此答桉者,真乃旷世奇才。”
“我祢衡佩服!”
祢衡发自肺腑地称赞。
与此同时,玉堂殿中儒生尽皆热议起来:
“会是谁呢?我觉得像是郑老。”
“绝不可能是郑老,我了解郑老!”
“可除了郑老,还有谁能学通古今,有此造诣?”
“别急,等评委团到了,自然会知晓。”
“来了来了,评委团来了。”
“郑老来了!”
“。。。。。。”
------题外话------
感谢【第一幕烟r】大老100币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