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通过现在的从持有比例,以及众人的神色反应来看,郑耀阳他们持有的1。8%,大概是从SAS资本分出来。
巴尔克是可以提前说明情况,那样就不会引起争论,但他没有这么做。
反而通过这种特殊方式,证明自己的强势,保证了自己权威,同时也不失公平,让每个人都分到满意的份额。
一个真正难缠的对手,
被他欣赏,也不知道是福还是祸。
高达千亿美元的认购基金,过程却比想象中的要迅速,毕竟所有人都有备而来,陆续缴纳资金,仅用一个上午。
临近午餐时段,郑耀阳婉拒戴维的热情邀请,带领团队离开了纽交所。
他很不想承认,但在外人看来,他已经打上了巴尔克的标签。
为了利益着想,郑耀阳就不能跟反对巴尔克阵营的人走太近。
结束认购,缴纳资金,也代表郑耀阳的纽约之旅,暂时告一段落。
接下来只需等待三个月,三个月之后就各凭本事,是走还是留。
郑耀阳突然对巴尔克产生好奇,询问韦德:“老师,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韦德问:“谁?”
郑耀阳问道:“巴尔克,我看你们好像很久之前就认识。”
韦德沉默良久,郑耀阳也不着急,两人进入咖啡厅,安静地等待下文。
过了一会,韦德缓缓说出,他们两人曾经是高中,以及大学时期的校友。
那个时候巴尔克家里非常穷,为了读书他甚至跟家里人闹翻,韦德家庭条件还算是比较好,所以经常请他吃饭。
一来二去,两人成为无话不谈的好兄弟,只是大学毕业,渐渐断了联系。
因为那个时候,通讯没有现在这么发达,相隔两地,只能依靠写信。
听闻巴尔克去往英国伦敦留学,似乎通过某种关系,进入罗斯柴尔德家族担任某个重要子弟的管家。
等到十五年前,韦德再见巴尔克,他已经成功脱离罗斯柴尔德家族,在华尔街成立如今的SAS资本。
韦德顿了顿,突然问道:“你应该有见过史蒂夫·科恩吧?”
郑耀阳点头,在东京的时候,史蒂夫经常骚扰大刘,打探情报。
韦德说:“曾经他也像你一样,是我的学生,是我把他带进SAS资本。”
似乎看出郑耀阳的疑惑,韦德说:“当年巴尔克回到华尔街,成立金融机构,第一个邀请的人就是我。”
“只是后来因为某件事,我从SAS资本离职,去到三一高校担任老师,而这一当就是十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