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张榆没想到人在好莱坞的李华也知晓了。
“武侠片市场萎靡,众所周知。”李华接着说道,“而且,武侠片在奖项上面,似乎也历来没什么作为。”
这话的确不假。
还真没有导演凭借武侠片拿奖的。
而这类影片,导演不好拿奖,演员也不好拿奖。
最好拿奖的估计也就动作指导了。
“华哥可以先看看剧本。”张榆笑着说道,“这部影片跟传统武侠片有很大区别。这部影片没有一般武侠片那种笑傲江湖的豪气,取而代之的是寻找江湖人文内涵的一种深沉思索与含蓄。”
“这部影片,拍的不是武侠,而是江湖。”张榆接着说道,“这部戏文戏重于武戏。我只是想寻求一种方式让西方人理解和接受我们的文化。”
“哦?”
李华看了看张榆,他能感受到张榆对这部影片的野心。
让西方人理解和接受?
这在准备用一部武侠片打开华语电影的国际市场?
他哪儿来的信心?
“我先研究一下剧本如何?”
不知道是不是被张榆的诚意,以及他的自信所感染。
李华没有直接拒绝。
张榆笑着点了点头。
研究,并不是看看。
也就是说,他看过剧本之后,还需要考虑一下。
对此,张榆并不意外。
他也没在洛杉矶久留。
张榆回去了,李华看过剧本之后,却陷入了纠结之中。
“怎么?”李华夫人笑着说道,“这个剧本挺好,怕导演不靠谱?是嫌他太年轻,还是。。。。。。”
把好剧本怕烂片的导演可比把烂剧本拍成好片的导演多得多。
“他拍的那部《唐伯虎点秋香》在国内很火,票房也十分惊人,可那是一部无厘头风格的影片啊。”李华摇头,说道。
剧本他看上了。
如张榆说的那般,这剧本重文戏多过武戏。
李华在好莱坞若想再进一步,那么就必须从演技上面突破。
这部戏有这个可能。
而且,他从剧本之中看到了西方的风格。
不是影片风格,而是故事剧情。
很难想象,一部武侠片,竟然给他这种感觉。
“其他作品呢?”李华夫人问道,“从剧本来看,这部《卧虎藏龙》可没半点无厘头风格,反而有几分文艺片的风格。这部剧透露着一股压抑与约束。这压抑和约束,不仅仅是武侠片里所说的‘江湖规矩’,李慕白和俞秀莲的情感也是如此。”
她自然也知晓“无厘头”是一种什么风格。
“他就执导了这么一部。”李华摇头,随即说道,“不过,他编剧投资的影片,风格到不少。”
“这人潜力很大的。”李华夫人说道,“交好一下,其实也不错。不管你日后是回国发展,还是他走向国际。”
“走向国际?”李华笑了笑,说道,“他选了一条最为艰难的路。他若走演员路线,或许未必没可能。”
张榆选的什么路线?
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