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渊摇摇头,轻吟道:“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解缙才听了一句,便是浑身一震。
解缙自幼遍读诗书,4岁便能开口成诗,自然对于诗词的鉴赏水平是十分高的。
开头一个咬字把竹子拟人化,使它的神韵和顽强的生命力传达的淋漓尽致。
次句的破岩更是衬托了劲竹的顽强!
便听陆渊继续念道:“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解缙凝神看着面前从石缝中钻出的翠竹,他又是心神一震。
陆先生这首诗,切实描述了劲竹生在恶劣环境下,长在危难中,却又执著有力。
竹子在破碎的岩石中扎根,经受风吹雨打,但它就是毫不动摇。
表面上这是说竹子,但陆先生这是借物喻人。
这是提醒自己,让自己铭记本心,傲立这天地之间,不可动摇!
解缙深深一躬,“多谢先生!缙记住了!”
“不知,此诗可有名,缙想要在报纸上刊登出,提醒天下读书人。”
陆渊沉吟片刻说道:“那便名为《诫大绅》吧,希望你能记住本心。”
陆渊在内心默默对郑板桥老先生告罪一声。
不但拿了您的诗,还改了名字。不过以板桥先生的心胸,应该是不会怪罪的。
解缙又惊又喜,他自问才学出众,便是当世大儒他也是不惧。
他却是自问无法达到这首诗的高度。。。。。。。至少现在达不到。
此诗,定然流传千古!
文人最看重的是什么,修身治国平天下?
不,这是理想,不是梦想。
千百年来,读书人最大的梦想只有一个,青史留名!
而他解缙凭借着此事,定然会流传千古!
这可是多少大儒千万金都求不得的机会!
就比如李太白的《赠汪伦》,若是没有流传千古的诗词,谁又知道汪伦是谁呢!
他解缙定然要为陆先生将才子之名传出去!
。。。。。。。。
“同一个摆摆动的快慢是一定的,摆动的快慢与摆锤的轻重无关,与摆线长短有关,摆线短的摆动得快。”
“大家回去之后,也可以做做实验。”
“好了,下课!”陆渊宣布了下课,便开始收拾桌面上实验用的摆锤。
陆渊来公塾教学也有三日了。
他来的时间并不确定,有时早上,有时是下午。
陆渊主要讲学的内容是物理、化学以及数学,理科对于发展工业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