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副厂长问了车库主管后,给赵柯四人指道:“这辆四轮拖拉机是新收回来的,几乎报废,还没来得及拆开查看,傅知青拆开后,可以去那头找,那里都是还能使用的组件。”
“工具在这儿。”
找到这个型号的拖拉机相同的型号组装,和混进去再找回来,哪个要难一些,赵柯不太清楚,只能看向傅杭。
傅杭给了她一个“安心”的眼神,便走上去观察拖拉机。
那么打一个家伙,都是铁疙瘩,他一个人,肯定是不行的。
而且这也不是他一个人的事儿。
林海洋和陈三儿对视一眼,一起走上前,“我们俩帮你。”
傅杭点头,探头去看方向盘下方的结构。
他没在意身上的白衬衫,孙副厂长注意到,叫了个车库内的工人,给他们三个拿三套工装来,
傅杭三人向他道谢,去换衣服。
车库内的工人不知道他们要干什么,好奇地围过来,一听说这三个新手要拆装拖拉机,纷纷唱衰——
“新手要是都能拆装,我们这些工人不是白干那么多年?”
“他们估计都不知道从哪儿开始拆,更别说装了。”
“哈哈哈哈……认不认识那些工具都不一定。”
……
工人们一直认为,傅杭他们三人肯定不行。
林海洋和陈三儿因为他们的话,面上都忐忑起来。
傅杭面不改色地走到工具架,时不时拿起一个打量,好像没听见工人们的风凉话。
林海洋和陈三儿看他如此,只能强制沉下心,尽量不去受别人影响。
孙副厂长随口给苏教授和赵柯介绍:“咱们国家农业机械部六五年组织全国联合设计与试制,这是我们厂生产的8。8kw的-40型小四轮拖拉机……”
赵柯听着他的介绍,目光不离傅杭。
傅杭已经给林海洋和陈三儿分工具,开始动手。
工人们一看他们率先动的地方,便道:“生手就是生手……”
林海洋顿时有些不敢下手。
陈三儿不听那些,傅杭让他拧哪儿,他就拧哪儿,不让他动他就等着。
林海洋怎么也不能输给陈三儿,他冬天学了不少机械知识,多观察之后,还能主动问傅杭接下来是不是要某一处。
傅杭心无旁骛,眼睛看着,时不时拿扳手比量,估尺寸,脑子则是飞快地运转着,一直在研究结构,记位置、部件、尺寸……
其他人看着,他始终不急不缓的,似乎胸有成竹。
有的地方焊接过,有的地方上锈了,一个人力气不够,就林海洋和陈三儿两人合力,能拆就拆,拆不了就这么放着。
慢慢的,车盖卸下来了,发动机、水箱、方向盘……一个一个全都拆下来。
他们拆卸得慢,那些工人还在上班,早就回到各自的岗位上,看见他们还真拆开了,声音都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