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大胜仗,众臣心情都好得很。
尤其是为筹措粮草军费忙得心力交瘁的冯尚书,更是喜形于色。这么一场大胜,连柔然大汗都被活捉了,就算掏空了大梁国库,消耗透支了大梁未来三年的用度,也值得了。
姜韶华笑着对冯尚书道:「这几个月来,辛苦冯尚书了。」
冯尚书也没客气,笑着叹道:「老臣确实累得很。二十万大军,每日消耗的粮草,都是一笔可怕的数字。万幸这两年大梁风调雨顺,从各州郡徵调粮食,还能徵得上来。要是换在六七年前,就是把老臣榨干了,也榨不出这么多军粮来。」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个道理,放到眼前同样适用。
这是姜韶华登基的第六年,高产粮种基本已经推广到了大梁各州郡。尤其是北地,每年种出大批的玉米红薯,百姓们都能填饱肚子,也交得起田赋。此次为了筹措粮草,冯尚书实处浑身解数,算了又算,从各州郡的太平粮仓里调运粮食充作军粮。
期间还杀了一些贪官,抄了几个大族,这些都是顺理成章的事,不必多提了。总之,冯尚书这几个月里,就没踏实睡过一夜整觉。
现在,总算能松口气了。
姜韶华也心疼自己的尚书大人:「冯尚书回去好好歇几日。左大将军在奏摺中说了,要在边关待一段时日再启程回京。还有三四个月时间,将士们的奖赏和战死士兵们的抚恤,都可以慢慢筹措。」
冯尚书张口应下。
出宫后,也就踏实地睡了一晚。第二日便精神抖擞地去了户部衙门。
一众户部官员,心里哀嚎一声,打起精神来当差做事。
第823章番外之国战(七)
昭平六年,九月初,左大将军率领大军回京。
去时浩浩荡荡二十万大军。
回来的时候,只剩十五万了。
有四万士兵的性命,永远留在了战场上。还有一万左右的伤兵,不宜长途跋涉,留在了边关养伤。
边军死伤近一半,更是惨烈。
不过,十几万柔然骑兵,几乎全军覆灭。从这一点来说,大梁依旧是毫无质疑的大胜。
更不用说,柔然可汗伏名敦被活捉,随着大军一同押来了京城。京城百姓们听闻这等盛事,自动自发地拥到城门处来瞧热闹。
大梁的女帝陛下,今日亲自率百官来城门外迎接凯旋归来的朝廷大军。并当众宣布,封左大将军为威远公。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