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朝廷有再多银子,也禁不住这样花用。更不用说,以后要消耗大量的人力。沿岸灾民要重建家园,开垦田地,哪里还经得起繁重的劳役?
周尚书四处奔走忙了两个月,焦头烂额,愁得大把大把掉头发。至今都没拿出真正的方案来。
陆真答道:「回皇上,周尚书还没上奏摺。」
姜韶华挑眉,淡淡道:「传朕口谕,催一催周尚书。尽快定下章程,没修好河堤,他也不必再回京城了。」
皇上对得用的臣子十分礼遇客气。譬如陈长史冯长史那样的,见到的都是皇上温和的一面。
像董尚书杨尚书丁尚书,就要时不时地被敲打几句。再到周尚书张尚书,就得时常看看皇上的脸色了。
陆真拱手领命,立刻去写公文。
这封催命一般的公文,八百里加急送到了周尚书手中。
黑瘦了一圈的周尚书,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第786章水深(一)
周尚书的日子,用水深火热四个字来形容,绝不为过。
堂堂工部尚书,整日领着下属们在泥泞的河滩里,风吹日晒,到了晚上众人还要汇聚在一处,互通有无商议河堤修建方案,一刻不得消停。
就这,也没得到皇上的赞许。还要时不时地被催一催,被敲打一番。
周尚书情难自禁地怀念起王丞相独揽大权的时候。那个时候多好啊!工部预算充足,要多少就有多少。一半用来做正事,另外一半,分润一些给下属们,他和王丞相拿大头,吃得满嘴流油。当差做事不紧不慢,没有人在背后像催命一般地催着工部……
这样的好日子,恍如隔世。其实,也就是一年多前的事。
换了天子,一切都变了。
官员们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周尚书再次长长叹了口气。
身边两个心腹官员,对视一眼,各自谨慎地张口:「尚书大人,皇上发来的公文,是不是又催我们定下修建河堤的方案了?」
「其实我们也商议得差不多了。要不然,就将方案定下,呈到御前。」
周尚书瞬间回神,板着脸孔哼一声:「此次赈灾,已经掏空了国库。内务府和南阳王府都大大出血,朝堂众臣也纷纷敬献钱粮。照着现在的方案,要消耗大批人力财力。先不说徵发劳役会引起的动乱,就说朝堂那边,哪里拿的出这么多钱粮来?」
「这方案送到皇上面前,皇上绝不会应允,还会骂我这个工部尚书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