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腾文学

沸腾文学>邓晓阳和李朝阳的奋斗故事 > 第1173章 焦部长接受谈话周海英谋求职位(第2页)

第1173章 焦部长接受谈话周海英谋求职位(第2页)

我们一行人又来到了厂长办公室。办公室不大,收拾得挺干净,一张老式的木头办公桌上,放着一部红色电话机,话筒上还盖着一块手工钩织的白色小方巾,透着点乡土气息。

韩俊迅速从公文包里拿出那本黑色封皮的《东原市党政机关通讯录》,翻到市委办公室那一页,找到了郭志远秘书长的直线电话号码,指给我看。

我拿起冰凉的塑料话筒,拨通了号码。电话响了几声后被人接起。

“喂,您好,市委办公室。”是一个年轻干部的声音。

“我是东洪县李朝阳,找郭志远秘书长。”我沉声道。

“李县长您好!请您稍等,我马上为您转接。”对方态度很恭敬。

很快,电话那头传来了郭志远秘书长那熟悉而略带沙哑的声音,透着一股干脆利落:“朝阳同志吗?电话接到就好。”

“秘书长,您指示。”我语气恭敬。

郭志远没有过多寒暄,直接切入主题,语速略快:“朝阳啊,长话短说。刚才市委刚开完一个紧急会议,专题研究曹河县酒厂的问题。情况比较棘手,工人情绪激动,事态有升级的风险,省里领导都关注了。”

我心里咯噔一下,曹河酒厂?那不是红旗书记地盘上的事吗?

郭志远继续道:“于书记的意思,曹河酒厂问题的根子在于产品不行,市场丢了。要想救活,技术上必须过关。会上庆合市长提到了你们平安县……哦,现在应该叫东洪县了,提到了你之前在平安县那边高粱红酒厂的成功经验,特别是那个掌握核心技术的老师傅,叫孙…孙向东是吧?”

“是的,孙向东。”我确认道,心里隐约猜到了些什么。

“于书记希望你能出面,做做孙师傅的工作。看看有没有可能,请他出山,帮曹河酒厂一把,或者在技术引进、人员培训方面提供些支持。哪怕只是挂个名指导一下,对稳定曹河那边的局面也有好处。”郭志远顿了顿,声音压低了些,仿佛更贴近了话筒,“朝阳啊,于书记在会上点了你的将,说你和孙师傅打交道多,了解情况。张市长也在会上表示支持。这是个机会,把事情办好了,既是帮市委市政府解围,也是给你自己……嗯,创造更好的条件。你明白我的意思。”

我握着话筒。孙向东那人我太了解了,手艺是祖传的,视若性命,性格倔得像头牛,极其看重传承和规矩。让他把自己的看家本领拿去帮一个濒临倒闭、几乎算是竞争对手的厂子?这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

但郭志远的话也点得很透。这是于伟正书记亲自交办的任务,张叔也表了态,办好了,自然能在新书记面前留下深刻印象。办不好……

“秘书长,我明白您的意思,也感谢于书记和张市长的信任啊。”我谨慎地组织着语言,“孙师傅的情况我确实了解一些,这个人比较……认死理啊,对技术看得特别重。我不敢打包票一定能说动他,但我会尽全力去做工作,尽快给您和于书记一个答复。”

“好!要的就是你这个态度!”郭志远语气松快了些,“于书记就要你这句话。放心大胆地去干,有什么困难直接跟我或者跟于书记汇报。市委是你的坚强后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又简单说了两句,郭志远那边似乎有人找,便挂了电话。

我放下电话,话筒上似乎还残留着刚才的紧张感。办公室里很安静,曹伟兵、杨明瑞、韩俊等人都看着我,显然从我的只言片语和神情中猜到了一些。

“县长,是市委于书记有重要任务?”曹伟兵试探着问。

我点了点头,没有细说,只是道:“一点棘手的事,关系到兄弟县的一个老厂子。走吧,先去乡里简单听听汇报,然后回县里。”

接下来的行程,在乡政府会议室听潘保年汇报乡镇企业和春耕准备情况时,我的思绪早已飞到了平安县那个熟悉的高粱红酒厂,飞到了那个整天围着酒缸转、脾气古怪却手艺超群的孙向东身上。

该如何开这个口?利益交换?感情牌?政策压人?哪一种对那个“倔驴”可能有效?我心里飞快地盘算着各种可能性,他倒是喜欢娱乐项目,但我总不能带他消遣吧。

下午回到县里,办公桌上已经堆了一些待批的文件。我刚坐下没多久,县法院的吴院长就敲门进来了。老吴年纪不小了,头发花白,脸上总带着一种法官特有的谨慎和严肃。

“县长,打扰您一下。关于那个偷盗台胞王建广财物的案子,我们合议庭初步有了意见。”老吴坐下后,开门见山。

“哦?怎么定的?”我拿起茶杯喝了一口。这件事影响很坏啊,那个台胞老王先生人家是带着诚意回乡啊,是县里好不容易请回来考察投资的,结果在招待所里丢了金戒指和美钞,虽然最后迫于压力还了回来,但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考虑到犯罪嫌疑人最终退还了财物,认罪态度也……还算可以,我们初步打算判一年有期徒刑。”老吴说着,小心地观察着我的脸色。

我放下茶杯,摇了摇头:“老吴啊,一年时间,太轻了。根本起不到震慑作用。这种事情,往小了说是盗窃,往大了说,是破坏咱们东洪的投资环境,影响极其恶劣!”

老吴面露难色:“县长,量刑要考虑多方面因素,毕竟财物追回了,也没有造成其他严重后果……”

我打断他:“这样,老吴,你看能不能换个思路。这个案子,走法院程序判一年,效果不大。你们法院要是觉得量刑上有困难,能不能和公安局、市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那边对接一下?看看能不能走劳教的路子。手续相对简单些,时间上也好操作,效果可能比判刑还好。”

我以前在临平县干公安局长的时候,对于一些社会影响坏、但走司法程序量刑又可能偏轻的案子,有时会采用这种办法。劳教虽然不属于刑事处罚,但在当时的环境下,对某些人来说,威慑力甚至更强。

老吴的脸色更加为难了:“县长,这……这个案子我们已经立了,程序也走得差不多了,眼看就要开庭了。这个时候再移交给劳教委,程序上是不是……”

我能看出来老吴的犹豫。这种本地发生的案子,犯罪嫌疑人家里肯定到处托人找关系,老吴是本地干部,难免会受到各种人情困扰。

我身体微微前倾,语气加重了些:“老吴啊,这个案子不是一般的盗窃案。它直接关系到咱们县对外的形象,关系到台胞对我们营商环境的看法啊!处理结果最终是要上报市委统战部,甚至可能报省台办的!你们法院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拿出鲜明的态度,决不能含糊糊,轻轻放过!”

老吴听我提到市委统战部和省台办,神色一凛,立刻明白了事情不好糊弄,马上改口道:“是,县长!您指示得对!我明白了!我们回去再重新合议一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