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如果父亲不再是内阁首辅呢?”
“那要看谁来坐这个首辅了。如果是周阁老的话,应该没问题。但如果是其他人……就真的不好说了。”政坛风云变换也一样是血雨腥风,而且人心难测,政坛争斗甚至比真正的战场更加可怕无情。想到这些,卫章的眉头忍不住皱了起来。
自从到了西南,他似乎太过专注军事而忽略了朝堂上的那些争斗。以为只要岳父稳居首辅之位,自己就可以展开手脚收拾西南的毛贼,却没想到万一岳父不在那个位置上了,自己手握兵权会不会成为众矢之的。
“想办法让皇上提前发动西南的战事吧。我们需要把朝堂的焦点转移一下。”姚燕语低声说道。
“有道理。”卫章请轻轻点头。
景隆四年二月初六,卫依依小丫头三周岁生日这天,大云帝都西城门外的校场上战旗烈烈,号声喧天。
针对西回鹘以及南越诸国的屡犯挑衅,皇上下旨,对西南发兵。
并钦点镇国公韩熵戈为主帅,勇毅候世子周承阳为副帅,昭勇大将军贺熙为先锋官。靖海侯萧霖为粮草督运官。调并京城西大营,北大营精兵十万,并湖广川陕驻兵二十万一举南下,平复西南。
这次战事在大云朝的历史上并算特别,但却因为一件事情而被后世津津乐道。那就是诚义亲王之女,嘉平郡主云瑶随先锋官贺将军一起奔赴西南。
消息传到杭州的时候姚燕语正在啃女儿递过来的糕点,当时便吃呛了,咳嗽了半天才缓过气来。
而此时的她还不知道,云瑶在这一场仗里表现的十分出色,立下大小军功共计七件,杀敌三百多人,所以两年后班师回朝,皇上赐封号为木兰将军。
云瑶郡主成为大云朝历史上第一个女将军,并在以后的几十年里打过大小十几次仗,战功累累。并且成为皇室里唯一一个终生不嫁的郡主。
后世史书对她的评点好坏参半,众说纷纭,但不管怎样,她的名字都被大云后人深深地记在了心里。
------题外话------
本来是说下一章大结局的,但今天早上老妈大地那话说来老妈摔了,让立刻回去,不知道具体怎样,所以只好先请假了。亲爱滴们等偶回来吧,具体日期不定。希望老爸没事。╮(╯▽╰)╭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第二十三章 大结局(上)
荼蘼花开,春光渐老。芰荷飘香,长夏初临。
明净的小轩窗跟前,姚凤歌对着梳妆镜摘掉鬓间的白色绒花,换上一只赤金镶祖母绿的发钗。苏玉祥去世三年,白色的纱堆梅花是她鬓间从不缺少的装饰。
这三年来,她深居简出,不声不响的把仁济堂药房的生意一步一步做大,江宁,江浙,姑苏,甚至湖广,福建等地陆续成立分号,金河以南的七个省出去云滇和西晋之外的医药行业已经被她占去了三成。
“姐姐的气色越发的好了。”姚燕语从首饰盒子里选了一串红麝香手串给姚凤歌带上。如今的姚凤歌比之前少了抑郁之色,更多添了几分成熟的丰韵,加上她本来就是个难得的美人,如今更显风华绝代。
姚凤歌抬手抚了抚自己白皙如玉的脸颊,轻笑道:“自己做着药材生意,又不缺保养的方子,怎么能不好?”
姚燕语转头看了一眼身旁的丫鬟,使了个眼色命众人退下后,方低声说道:“京城来的消息,说恒郡王妃病逝,恒郡王上奏皇上,请儿子袭爵,自己要去封地修养。”
姚凤歌微微一怔,点了点头:“我也听说了。”
“姐姐可有什么打算?”姚燕语又问。
“我能有什么打算?”姚凤歌无奈的笑了一僧,又摇了摇头。
姚燕语轻声叹了口气,又笑道:“难道姐姐不知道,恒王爷的封地在东陵?”
姚凤歌点了点头:“知道。”
“以东陵的地理环境看,此处将来必繁华无限,我想把咱们药房的主堂设在那边。”
姚凤歌听了这话不由得抬头看着姚燕语,半晌方道:“我没觉得东陵的地理环境有多好。这两年海贼虽然消停了,但那边到底不能跟江浙比。”
“如果皇上撤销禁海令呢?”姚燕语微笑着问:“姐姐熟读史书,也该知道二百年前的繁华盛世,前朝圣宗皇帝在位时,四海称臣,万邦来朝的胜景该不是需的吧。”
看姚凤歌不说话,姚燕语继续说道:“若想平复海贼,就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开设海禁,开设通商口岸准许各国商人与大云朝贸易,才能让海贼彻底的归顺朝廷,还沿海百姓一个清平盛世。这一点,我想不用多说姐姐也该明白。”
“就算皇上撤消了禁海令,那跟东陵何干?那里不过是个上等县,不论是工坊还是商贸都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