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每动都要在此理指导下运动,和其它运动相比,在理论层次,和全面程度上,都显得非常突出。
第三个特征就是明显的健身性。在健身方面:太极拳的一系列技术要求。理根于传统医学,又符合现代科学,显示了明显的健身性。
正如拳论所称的“若问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丹”,现代大量的科学实验正说明着这点。
总之,具有特殊的技击性,突出的哲理性,明显的健身性。同时又符合太极拳系列技术要求,才算是太极拳。
出于不同的练习目的,可以有所侧重。但是作为完整的太极拳技术要求,最佳的练习效果,应该是三性有机的统一。
技术特点
太极拳技术是指充分合理,有效地完成太极拳动作的方法。这里合理是指合哲,拳,医等传统原理,以及生理,心理,生物力学等现代科学。
有效地最大限度地发挥人体,身心,潜能等等,以最小的付出,获得最大的健身,技击效果等等。
根据太极拳运动状态,和动作组成要素,分为相对静止的静态(阴性)身型技术,与动态(阳性)的运动技术。
共同特点
从太极拳的技术本质来看,太极拳是以技击动作为主体,其核心是劲,由此产生了逐项技术要求,具有技击健身等多重功能的一种拳术。
从运动表现来看一种比较柔和,缓慢,重意,练内的拳术,是吸收各家拳法等,结合古代导引,吐纳之术等,运用经络和阴阳学等而形成的一种拳术。
原则特点
虽然各氏太极拳在动作力度,速度,结构,动作,数量等上有所区别。但是作为太极拳,也有共性的东西,共同遵守的运动原则。
1,劲力核心原则
劲力是指太极拳中所特有的一种综合素质。它是以各关节间,骨缝松开,韧带肌腱伸长,肌肉适度用力为基础,通过大脑意识支配,而产生的一种力量素质。
这种劲力极其灵活多变,在力度,力向,力点,力速等方面,能因敌而变。
2,对拉互争原则
纵观太极拳的各项身型技术要求,可以发现其实是对身体各个部位的上下,前后,左右,内外等不同方位的对像用力。
它使肢体放长,身体支撑八面,产生出太极拳的劲。传统太极拳称其为全身弹性的糊劲,从而达到技击健身等目的。这是因为:肌肉具有伸展性,弹性,和粘滞性等等。
3,一动俱动原则
太极拳论讲“动无有不动”。太极拳将天地比作一个大宇宙,人体为小宇宙,人为太极之体不可不动。
这种动是在意识调控下周身协调统一的运动。包括内脏,体表,四肢百骸等,所以太极拳运动要求在动作过程中,一动俱动。
全身从思想到肢体,以至各个部分。尽可能多的参与运动,而且是高度协调精细的运动。绝非局部动,或分开无序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