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嫂子不服:“堂堂正正挣的外国钱,怕什么”
李源笑了笑,道:“坤儿他们要是住这么好的地方,举报信能塞满信箱。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别想荣华富贵了,好好奉献吧。”
娄秀还不死心,劝治国道:“跟我们回港岛吧,看你妈妈过的什么日子,累都累死了,操不完的心。你放着好好的富家公子不当,去受这罪干什么回港岛,大妈妈给你买好车开,带漂亮姑娘去兜风,好不好”
周围人都笑,治国挠头道:“大妈妈,我主要是想让大陆,变得像港岛一样富裕。”
娄秀没法子了,李源笑道:“走吧走吧,再去东路院、西路院看看!”
说着,背起李母从狮子院转了过去。
治国也要去背李桂,却被李桂拒绝了:“两边地平,不用背。没事,走吧。”
……
“啧啧,咋看起来比咱们庄园还讲究”
娄晓娥逛着逛着都喜欢起来,夸赞道。
一行人行到一处亭轩坐下,旁边开辟出了一个花圃,秋牡丹、紫苑、珍珠梅和紫薇花盛开。
李源用四嫂带来的蒲扇给李母扇风,笑道:“古代大户人家的小姐,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可不就得把园子修的精致些,好圈在里面。其实修的再精致,过上半月后也就那样了。所以想住这么大的院子,还得再招上一二百个丫鬟嬷嬷。得勾心斗角起来,日子才能过的精彩热闹不乏味。”
众人笑,李桂问李源道:“这么大的院子,你又不常住,就这么空着”
李源道:“住,咋不住。以后每年还是回来住一段,再说也得寻个地儿,让孩子们过年回来的时候能聚一聚。前几年回来晚上都住不到一起,还有去邻居家借宿的,这不行。而且,我也喜欢这样院子里的文化。”
治国笑道:“我也喜欢,国学。”
李源不客气的嘲讽道:“你是喜欢帝王学,两回事。”
治国嘿嘿直乐,终于明白了大哥李幸跟他诉苦说,长大后父爱会消失的事。
见父亲眉尖扬起,治国忙道:“爸爸,干脆把三哥的婚礼安排在这举办怎么样办个中式婚礼。”
李源摇头道:“要考虑女方家庭。本来就一个早年丧夫之女,一手带大了一个孤女。要送出阁了,心情本就不好。再处在异地他乡,就更紧张难过了。”
二嫂对娄晓娥夸道:“我这个小叔子,心还是那么细。”
娄晓娥看李源一眼,笑道:“他就是善良。”
李桂问治国道:“全部修好了,一共多少间房”
治国笑道:“老王府比恭亲王府还大的多,恭亲王府是出了名的九十九间半,这座九爷府清整之后有一百五十八间房。”
李源道:“今天都住下,晚上放些烟花。打电话让大唐酒楼派两个大师傅过来,带上家伙什和食材,做一顿好的。”
李江玩笑道:“老幺,你现在不做饭了”
李源摇头道:“一会儿肯定有人来找,要谈些事。”
……
的确有人来找……
看着瘦了一大圈的梅长宁,李源有些钦佩道:“你还真是在玩儿命的拉磨啊。”
一百万啊,后世看这段历史,其实感触并不是很大。
直到看过一部剧,《士兵突击》里钢七连的整编。
那还只是整编,部队番号还在,士兵大都是去了其他连队,不是裁军。
就那样,整个团都如临大敌,压力极大,七连人上上下下心中也都憋着一团火。
那个时候,距离战争结束已经超过半个世纪了。
战争中活下来的老兵都没剩几个了……
可是现在要裁撤的,是一百万大军,甚至还有些是才刚刚打完安南鬼子的英雄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