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子楚躬身道:【回祖父,若是他们回来,那现在这个皇帝又如何自处?所以哪怕是真的发愤图强,也不能将这二人带回。】
第一百五十个老祖宗很骄傲
在听了嬴稷和赢子楚的话,刘煓和朱世珍才知道了一点。
毕竟两人在这上面是真的没什么政治素养,能站在这里全靠后代争光。
但是两位秦王可就不一样了,能站在这里是他们给子孙添彩。
【两位秦王说的没错。
所以虽然赵佶和赵桓父子二人都期望着赵构能够重整旗鼓,发兵攻打金国把他们救回来,
甚至赵佶还派臣子曹勋偷偷跑回南宋,并且在临行前交给他一件自己穿过的、写着“你快来援救父母”字迹的背心,
让其转告康王赵构“不要忘了我北行的痛苦”,说着取出白纱手帕拭泪,
尔后将手帕也交给曹勋说:“让皇上深知我思念故国而哀痛泪下的情景。”
赵桓也在宋金关系缓和之后,让被送回宋朝的韦贤妃转告赵构,自己若能回归南宋,当一太乙宫主足矣。
赵构也不能对父兄放心。】
众人:……
怎么说呢?
虽然能够理解,毕竟坐在那个位置上的人,没有一个是想下来的。
但是能够做到这么冷血的,倒是也不多见。
不过到现在为止,赵构听起来还算是个不错的皇室子弟,有能力有担当,就是心眼小点也没什么大问题吧?
当然,鉴于他的父兄表现实在是“精彩绝伦”,老祖宗们想了想还是没有问出来。
万一打脸就不好了。
【某种程度上来说,赵构估计是很感谢金国的。
因为没有他们对大宋极尽侮辱的侵略,就没有他登上皇位的可能。
所以在登基之后,前面表现的堪称优秀的赵构迅速暴露了自己的本色。
他表面上任用李纲、宗泽等抗战派,还声称“朕将亲督六师,以援京城及河北、河东诸路,与之决战”,
但是实际上听从黄潜善和汪伯彦之议,几天后就在七月十七日下诏“巡幸东南”。
说是巡幸,实际上就是跑路嘛。】
听到这里,众人居然觉得:啊,正应该如此嘛。
这一窝歹竹里怎么会出一个好笋呢?这种贪生怕死专坑忠臣的德性,才是他们老赵家的本色啊!
【他不光跑路,他还在李纲反复劝谏他不要跑路,要收复旧都的时候,一直在想办法解决这个麻烦。
他表面上安抚李纲,让他放弃定都中原的主张,升他为左相,
同时任命黄潜善为右相,汪伯彦在两个月前已升任知枢密院事,以汪、黄为首的妥协派实际上依然掌握着军政大权,
并指使殿中侍御史张浚弹劾李纲“杜绝言路,独擅朝政”等十余条“罪状”。
李纲无奈之下,被迫辞职。
看,赵构也知道自己做的不是人事,所以也知道要偷偷摸摸的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