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每次他问观音婢的时候,观音婢总是表示自己不在意,让他放手去做……
算了。
想到这里,李世民自己都觉得自己无耻了。
观音婢那是不在意吗?只不过是她表现出在意的话,他也不会改变决定罢了。
而此时还在秦王府的长孙氏听着听着眼泪便落了下来。
她和李世民少年夫妻,当真愿意和别人分享自己的丈夫吗?
不过是不得不罢了。
之后她又一心投入了教导孩子的事务之中,以及其他琐事,倒是也没有时间来管李世民到底和其他的女人有没有感情了。
只要他还能回来就是好的。
旁人也对她羡慕非常,因为李世民与她的感情非常好,哪怕是府中有了新人,也从没有动摇过她的地位和宠爱。
无数人跟她说,这样就够了。
可是真的够了吗?
每一个李世民不知道在哪个人哪里睡下的夜晚中孤枕难眠的寂寞,和沾湿衣襟的眼泪都告诉她,不够。
现在总算有人站在她的角度说了一些问题,长孙氏想了想,郑重的走了出来叩拜。
“虽然不知道姑娘能否知道妾身的举动,但是妾身万万感念姑娘仗义直言。”
*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很大的可能性就是,长孙皇后实在是个贤后了。
身为一个女子,哪怕是十三岁成亲,限制了她在其他地方的发挥,但是在秦王府中,长孙皇后还是如同定海神针一般。
因为那时候的李世民一直忙于征战,或者是政事,根本没有时间料理家事,长孙皇后身边也没有人能够帮衬,
这个时候的李世民锋芒过盛,这点从他和李建成的兄弟关系上便可以看出一二。
在这样尴尬的环境下,长孙皇后为了能让李世民有多一些的喘息空间,还是时常进宫给李渊请安,
与此同时,还要讨好后宫的宠妃。
哦我之前是不是没说,李渊是个老婆死了之后就忘了太穆皇后的人,因为自己后面纳的妃子们没少为难李世民,这个人……嗯。
在这样的忙碌中,长孙皇后还要带孩子,她本身就很擅长书法,在她的影响下,儿女们的书法都不错。
而且在玄武门之变的时候,通常站在丈夫身后的长孙皇后出人意料地出现在了李世民身旁,从容勉励将士。
整个秦王府可以不需要担忧后顾之忧,长孙皇后可以说是居功至伟。】
李世民:“……”
他只知道观音婢为他稳定后宅,但是到底做了什么,观音婢却从来不说。
现在他总算知道了,这些事听起来好像不多,可是做起来却一定不少。
他……
实在是太过忽略平日里观音婢的付出了。
他当然也知道,观音婢做了很多对他好的事情,也经常夸观音婢是一个贤妻良母。
可是现在看来他感谢的远远还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