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
沈弈的计票柱陡然涨动起来。
然后迅速地追上了李正佑。
本来计票柱一般都是前期涨得快。
中后期缓慢增长。
也正对应了半个月的拉票时间——
前期粉丝一个劲儿地投票,该投的都投了,所以中后期才要“全民拉票”。
而沈弈居然在中期开始暴涨。
这显然是一件反常态的事儿。
事后。
有专业人士分析过这种情况。
沈弈是有实力的,从那几首歌就看得出来。
这首《那些年》也是一首优质歌曲。
可是他吃亏就吃亏在成名太晚了,知名度太低!
跟李正佑这种天王级别之下的一线歌手根本没得比!
那么这“中期暴涨”的票数是怎么来的呢?
专业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来自于前几期“李正佑污蔑事件”。
众多的明星为沈弈站场子。
甚至连文娱局和诗词协会都站出来了!
这极大的打响了沈弈的知名度。
许多不认识他的观众就好奇地去探寻了他的经历。
这不查不不知道。
一查吓一跳。
《追梦人》这种金曲不是某位金牌音乐人写得,而是他写得?!
咱们天天唱的励志歌曲《隐形的翅膀》也是他写得?!
咦,他唱歌也好听诶。
这首《蜗牛》也很不错,《晴天》写得真有感觉啊……
于是有很多人都被沈弈给圈粉了。
至少知名度是大大地提升了。
不止是年轻人,就是一些中年人都有所耳闻了!
这一切再回归到对抗赛的这首《那些年》上。
便导致了中后期沈弈票数疯涨的情况。
可以说。
李正佑是纯纯自己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黑人不成,反给人家做了波推广?
……
现场。
在大屏幕上。
沈弈的票数不断飞涨。
李正佑本来自得的脸色已经铁青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