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音乐的力量,声音的魔法。
早起的鸟儿有歌唱。赶在上课前买早餐的巫雨清这样形容自己歌喉。
与明亮清晨的歌声截然不同的是夜晚的声音。
巫雨清对自己的状态了如指掌,她晚上的歌声不如白天,但宗政航不是。
他当然不唱歌,但他的声音在结束一天的学习或者工作后,有种不明显的倦意和慵懒,
倦意让他说话言简意赅,慵懒让他的语气松弛下来。
巫雨清说早上宗政航享受了她的天籁之音(房间就这么大,不得不听,强买强卖的视听享受),晚上需要回馈。
怎么回馈?读诗。
宗政航读了巫雨清喜欢的所有诗。
里尔克、阿赫玛托娃、木心、余秀华、奥登
巫雨清打开手机的录音功能,录下了宗政航为她读的每一首诗。
他是她的哆啦A梦,她一个人的点播台。
倘若爱不可能有对等,愿我是爱得更多的那人。
整首诗巫雨清最喜欢这句,这句也流传得最广。
诗人真是了不起,他们能把人心中的慷慨和温柔,找到最贴切的词语表述出来。
从此这种心情就有了可形容的句子。
她不需要后半段诗,读到这里就够了,按下录音结束键,抽掉宗政航手里的诗集,吻上他的嘴唇。
他会怎么理解她的行为。
他知道这是她隐晦的表白吗?
或许他觉得这是小女生所需的甜言蜜语,男朋友说不出来,读别人写的诗也算。
也许他觉得这不过是和文艺女青年做爱的前戏,文绉绉的罗曼蒂克,哄女人开心的小把戏。
他怎么想真的无所谓。巫雨清抱着他想。
倘若爱不可能有对等,愿我是爱得更多的那人。
同样的夜,同样的人,同样的声音,不同的心境。
人生真是奇妙。
巫雨清试了试自己的床和宗政航的床,觉得床垫的软硬都差不多,又觉得他的床好像更软一点。
无所谓,她不是豌豆公主,不管挑哪张床都要一起睡。
他不会同意分床睡。
落地灯的亮度调得很低,昏暗自带缠绵的氛围,床头柜上不仅有保温杯,还多了两枚婚戒,男戒的低调和女戒的璀璨形成鲜明对比。
同样产生对比的还有床上交叠在一起的人,他们相扣的双手。
一个人的手已经留下了戒指的形状。
另一个人的手则没有任何痕迹。
这样的迥异,会保持到最后还是变得相同?
宗政航和巫雨清对此有不同的看法。
如果最后相同了,是都有戒指痕迹还是都没有戒指痕迹?
这两人的看法还是不同。
但在观点相左这方面,他们两个倒是从17岁保持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