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刘瓮坐在马上还未反应,却听一声嘶吼,座下骏马已经被另一玄甲兵掀翻在地。刘瓮大怒,指着左将军正要说话。
就听见旁边说道“将军!适才有刺客趁面见将军之时,拔出利刃。”
左千户看了眼有些气急败坏的刘瓮说道“照常处理。”
“你!!!”刘瓮顿时色变,直到两个随从死在他面前,他才反应过来,此时的左迁已经不再是京师的五品守将,而是重返夏侯军的平南大将军!
昔日为官,循规蹈矩。今日为将,令行禁止!
刘瓮也非愚笨之人,强忍心中怒气拱手道“左将军,本官奉天子命前往江城。还望将军莫要阻拦。”
军威已立,左将军扫去了北疆玄甲对他的软弱观点。
“本将奉夏侯大将军之令,暂驻江北,还请刘大人即是钦差,还请亮出凭证。”左将军淡然道。
“圣旨在此!”刘瓮转身从已经无法动弹的马背上取下木盒,冷笑道“若见圣旨如天子亲临。”
“参见皇上!”满营五千玄甲同时单膝跪地,以兵器拄地道。
“如何?左将军,本官可否渡江了?”刘瓮侧身避开军士的行礼,冷笑道。
左将军起身平淡道,“当然可以,来人,送刘大人渡江。”
小舟离岸,刘瓮坐于船头心中不由怒火中烧,贬走的左迁并没有给京师造成太大的波动。却给如今的局势平添了几分不安因素。
“刘先生。”“刘先生”。“刘先生”。
初到南岸的刘瓮看着码头数百书生,心头的怒火消去了一分。
文人首位的,正是荆楚教习梁先生。还未等小船靠岸,梁先生便连忙上前,扶住了急切上岸的刘瓮。
“梁兄,好久不见!”
“刘兄,自从昔年殿试之后,愚兄远赴荆楚,想念刘兄多时了。”
两人寒暄片刻之后,刘瓮牵着梁教习的手腕,笑道“不知文圣顾兄可在?”
梁教习一缕胡须说道“顾兄还在坐镇荆州书院,扫榻以待刘兄到来。”
突然梁教习眉头一皱,看向天空,一道青色光芒从江城外飞向荆州书院,虽然远隔数十里,但是那毫不掩饰的杀意和疯狂依旧扑面而来。
刘瓮疑惑道“茅山为何如此莽撞就出手了?”
梁教习笑道“书院有顾兄在,无需管它。倒是我们数十年未见,今日当一醉方休为是。”
刘瓮哈哈大笑“正当如此,正当如此。”
江城之外二十里,洗砚河边,身着素色道袍的环儿踏过了河上的有些破旧的小桥,小道两边枯黄的草木如同她此刻的心一样,近乎死去。
书院门外守卫看到道袍上的皂黄八卦心头一紧,正要张口,却两眼一黑沉沉的摔倒在地。短袍上的一抹殷红在枯黄的草地上平添了别样的色彩。
环儿平静的踏过守卫尸体,径直前行。
然而一脚还未踏上台阶,便停了下来,因为又有一人挡在了她身前。夹杂着几缕灰白的长发飘于身后,俊美的脸庞上好似永远带着温和的微笑,
“是你杀了少爷?”环儿茫然道。失去焦点的双眼在望到身前之人的时候,渐渐聚焦。一股宛如天地一般的威压强行将她的魔怔打破。环儿看向四周,这里有一股她很讨厌的味道,是仇人的味道。
尤其是这个中年人身上,味道最为浓郁。
顾惜之平淡道“是。”
话音刚落,眼前就是一剑西来。顾惜之不慌不忙不避不让,因为剑的终点已经抵达。
环儿震惊的看着仅用两根手指便已夹住自己法剑的顾惜之。“爆!”环儿一声娇喝,顾惜之连忙收手后退,指间的三寸法剑瞬间破碎,化为无数碎片四处漫射。
只见顾惜之毫无动作,只是双目凝视,四射的法剑碎片便不得进入其周身一寸。
顾惜之摇头道“身在局中,不胜即亡。你可是楚家的遗孀?”
环儿也不回话,而是恨恨的看着他。早在茅山之时,她不喜修炼也不喜争勇斗狠,所以毛九赠她的法宝多以自保为主。如今她却是如此的后悔。
看到环儿表情,顾惜之便知自己说对了。“灭门当为生死仇,只是此刻的你,还远伤不得我。”
望向远处依稀可见的黄鹤楼顶,顾惜之沉声道“带你弟子回去吧。我既决定出手,茅山便无机会了。”
“儒家当真要如此霸道吗!!”一道乌光如光如电,瞬间已站在顾惜之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