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巨虫和小绒毛的降落选址相仿。
是落在一个经济不算十分发达丶但人口小有规模的区域。
是一个靠海的小镇。
让小绒毛遗憾的是,这一只虫也不是出现在与自己达成了合作关系的国家境内。
即是说,小绒毛找不到对人类完全安全的道路可以快速跑过去打虫子。
这次遭遇巨虫的国家也没有指望底细不明的巨猫。
该国本身并不具备迎战巨虫的能力。
好在之前该国得到了小绒毛落脚国家的部分数据分享,对于巨虫的降落没有太意外,也提前求助了国际支援。
当巨虫出现时,小镇上的居民已撤离了不少。
——同样的数据分享在第一只入侵城市的巨虫出现前也做过,但没有引起那国重视,还被那国质疑窃取他家的机密数据。
最终这一次,虽然还是出现了被巨虫吃掉的人类,虽然小镇上的建筑被摧毁大半,但小镇整体总算是保存了下来,活下来的小镇居民也很多。
完全证明了击杀第一只入侵城市的巨虫的方式就是过分激进丶本可以避免。
完成第一只击杀的那国相当不服气。
一会儿说自己是第一个面对这种事情的,难免会犯些错误。
一会儿又说第二只比第一只弱小很多,还给出了不少数据证明。
据内行人分析,那些数据对比是真的,只是选取的对比时间有问题。
「第一只取的是吃了数百人之后已伤势痊愈丶体型大了一圈的数据。」
「第二只取的却是吃到第一个人之前的数据。」
某国坚称:「我们战胜的是更强大的巨怪。我们为世界和平做出的贡献无可匹敌。」
各国网友:
「是啊是啊,把问题养大之后再解决,确实比把问题扼杀在萌芽阶段看起来酷炫多了。」
「是惨烈多了。」
「用人命喂出来的数据也好意思吹。」
在国际舆论激烈交锋之时,孔现久打开地图指着某处对小绒毛说:「根据推算,下一只会在五天后落到这里。这一只很有可能是完全不带伤的。」
小绒毛无所谓推算的过程,也不在乎自己即将真实面对的第一只巨虫状态如何。
反正现有记录中最大号的巨虫体型,也就只有小绒毛的三分之一。
而如果只比较落地时还活着的那些,那么最大的便只有小绒毛的一条腿大。
似乎「缩小体型」也是巨虫让自己活下来的一种适应环境的方式。
小绒毛:都在我可以用体型碾压的范围内。在肉搏界,体型与战力是正比哒。嘻,在这方面能做到碾压的感觉真新奇。
孔现久继续指着地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