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只要是发生在小绒毛送快递区域内的糟糕事情,小绒毛都很容易获得消息。
得到消息后,有时小绒毛会自己一只猫去把事情解决了,然后交给警方一个结果。
——比如直接通知警方来把被它揍到昏迷的通缉犯领走。
有时小绒毛则是将其他猫告诉它的消息第一时间转告警方,完全交给警方去处理。
至于具体是选择哪一种方案,取决于事情解决起来是否简单,以及解决后拿到的奖金是否很多。
导致警方经常担心小绒毛会独自冒失行动,于是不得不专门安排人天天去见小绒毛至少一面,观察它是不是隐瞒了新情报。
好在小绒毛对快递工作一直敬业,所以想见它可以在早中晚特定时间去派送点,也可以就在它派送的路线上等。
当觉得小绒毛那里肯定握有重要情报时,还可以下单个加急快递,指名小绒毛送到派出所或警局来。
更幸好的是,虽然小绒毛得到情报后有时不会第一时间报警,但当警察到它面前问它了,它也不会隐瞒。
让警察屡屡怀疑小绒毛的不报警可能不是——至少不全是——为了自己独霸奖金,而主要是懒或者被什么事情一打岔就忘了。
大众听说此事后不觉得小猫咪有错,而是对警方表达不解:
「你们为什么不自己向猫们收集情报呢?」
「警犬有猫语翻译功能呀。好像还有单独的猫语翻译器售卖。」
「小绒毛不是靠人格……猫格魅力吸引猫们帮它做事的,它也是用吃食以及玩具才向猫们换到了情报,你们为什么不比照办理呢?」
「警方总不至于拿不出几箱猫罐头吧?」
警方难道没想过吗?
他们当然也眼馋可能出没在任何角落的猫眼线,这能极大地弥补部分区域不方面安装监控的短板,但问题是:
「我们能找到的猫语翻译器,翻译些吃喝玩乐的事情还行,但想听懂猫阐述的『准确线索』,纯属做梦。」
「比如一只猫说『通缉犯躲在隔壁街五号二楼的一个衣柜里』,翻译器翻译出来的可能是『柜子里有甜筒』。」
「既没有提及『通缉犯』,也没有说出地址,还毫无根据地添加了『甜筒』。」
「所以顶天了只能作为辅助参考,根本不能成为正经的情报途径。」
大众:「什么?小绒毛的猫语翻译器居然是独一份吗?」
警方:「以现有情况看,是的。」
大众:「赶紧复制啊。把这个翻译器提出来单卖,所有养猫人和云养猫人都会买的,市场潜力巨大。」
技术人员:「嗯嗯嗯,在努力了。」
但暂时并没有看到努力成果。
相关专家无论怎么琢磨,都觉得猫语只能做到大概念的情绪传递,根本就不具备精确表达信息的能力。
相关专家猜测:所以小绒毛做的根本就不是翻译吧?它是不是直接读取了猫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