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今天的狠话不是胡乱放的,也是为了警示一些人,以后不要想拿她的父母做文章。
&esp;&esp;接下来,她该做什么呢?
&esp;&esp;祝缨想了下,打开了一份空白的奏本,开始写给皇帝的谢罪书。
&esp;&esp;绝不承认父母已经不在了,但是要向皇帝认错,认自己当时情绪激动,没注意把心里话给说了出来了。抱歉,但不后悔。十分对不起皇帝,实在是损了朝堂的威严。给皇帝道了八百回的歉,然而自己行得端、坐得正,绝不饶了诅咒自己父母的人。
&esp;&esp;诚恳认错、也认罚,下次还敢,绝对不改!
&esp;&esp;最后是请假,闭门思过,什么时候有父母的消息了,什么时候销假回去。免得不清不楚的回去,有损朝廷威严。
&esp;&esp;检查了一遍错字,祝缨将奏本合上,安心等施季行打听的消息。两家死对头,应该更顺手些吧?
&esp;&esp;岂料次日施季行带回来一个更惊人的消息——关擎死了!
&esp;&esp;“关宗明说,昨天他儿子回家看到母亲的棺材就发狂要杀人,他制止的时候误杀了儿子。这是不是丢卒保车?”
&esp;&esp;“杀亲儿子保谁?”祝缨问。
&esp;&esp;施季行道:“关宗明以前也不算一号人物啊!他们家什么时候上过台面了?”
&esp;&esp;两人想不明白,郑熹也想不明白,政事堂也不知缘由。一群聪明人从此竟都多了一个疑问。
&esp;&esp;因这一事耽搁,
&esp;&esp;祝缨问施季行:“段氏暴毙,查出什么来了么?”
&esp;&esp;施季行道:“我让我娘子去吊唁,武相与一个女卒扮作丫鬟,往棺材里看了一眼,不是自杀。当时叫破,已经在查了。”
&esp;&esp;“好,这件事我现在要避嫌,拜托了。”
&esp;&esp;施季行笑道:“您这是哪里话?遇有疑案,职责所在。我这就回去继续办。”
&esp;&esp;“查出来之后,不必再来告诉我。”
&esp;&esp;“哎?”
&esp;&esp;祝缨道:“我在闭门思过,怎么好再让你登门?”
&esp;&esp;此后施季行查案,祝缨就闭门谢客。
&esp;&esp;说是闭门思过,期间来人没断。
&esp;&esp;先是皇帝派了杜世恩过来,给了一些赏赐以作安抚。但是也让杜世恩斥责了她几句,说她确实过激了,冷静一下也好。
&esp;&esp;杜世恩说完公事有给祝缨透了个消息:“施少卿查出来段氏之死有蹊跷,陛下下令他彻查了。”
&esp;&esp;祝缨让他带话给皇帝:“臣对别人无话可说,唯一对不起的就是陛下。唯愿父母康健,可以一心效忠陛下。”
&esp;&esp;一个月后,御史台终于有了回音:“二老仍在,现居福禄县,唯老封翁足疾,不良于行。二老又有亲笔书信捎回。”
&esp;&esp;祝大的信说一切都好,就是惦记让祝缨在京城给他找套做法事的家什,梧州的工匠手艺不好,这边庙里的东西坏了没出弄。
&esp;&esp;张仙姑的信里除了报平安、关心身体、问祝缨在京城缺不缺钱,还问了“你带过去的猫,现在怎么样了?跟它一窝的其他猫都拖家带口了。”
&esp;&esp;解惑
&esp;&esp;有了凭据,王大夫向皇帝奏报完实情便提议召祝缨回来重新上朝。九卿之一,因为一个莫名其妙的谣言在家里闷了一个月了,不像话。
&esp;&esp;皇帝也觉得一个月的闭门思过也能抵消一些祝缨在朝会上的失礼了。
&esp;&esp;杜世恩说得好:“满朝文武里,大理是能办事、会办事的人。”
&esp;&esp;对,得薅回来办事了!过去的一个月,是天气最炎热的一个月,皇帝觉得自己渐渐了解了一些国政。但是大臣们用起来仍然不顺手。他也明白,自己潜邸的人有忠心但能力欠缺。东宫的僚属,大部分是先帝攒给他撑场面的,也不大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