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地里的庄稼都快旱死了,你不想点正事儿,整天嘀嘀咕咕说这些干啥?&rdo;
郭大山正烦着,根本没有细听娘子的话,他不耐烦的摆摆手,训斥道。
&ldo;哎呀,我咋不想正经事了?&rdo;李氏一看自家男人根本没有领会自己的意思,有些气闷的说道,&ldo;我是说,人家郭大壮去年家里的粮食绝了产,跑出去逃荒,结果遇到个好东家,日子过得比咱还舒心呢。&rdo;
&ldo;啥?你说郭大壮日子过得比咱好?&rdo;
许是李氏这次说的话比较直白,郭大山终于听了进去,他有些讶然的问道。
&ldo;可不是,过年的时候,我去他们家看过了,啧啧啧,郭大壮的娘子卢氏,还穿了件簇新的青州三棱布的小袄,那料子一尺都要一百多文钱呢。你说说,我有这么好的衣料吗?&rdo;
女人看问题比较简单,对方的娘子穿得衣服比她好,戴得首饰比她值钱,那么,对方的家庭条件一定比自家的好呀。
&ldo;真的?&rdo;郭大山楞了下,随即闷头想了想,道,&ldo;要不,待会儿让村里的郭秀才给郭大壮打封信,问问他那个什么桃花岛的具体情况,再问问那里还要不要佃户?&rdo;
自由民有啥用?若是能依附个好的东家,不交赋税,即使多给东家些租子,也比自己买地种地强呀。
算起来,郭大山的脑子还是比较灵活,虽然没有到过什么大地方,但好歹也是经常在四里八乡走动的人,也见过一些举人老爷家的佃户们,人家的日子就是比一般的自由民好。
唔,郭大壮的那个东家还是个一品夫人,一品有多大他不知道,但青阳的县太爷才八品呢,而且郭秀才说过,品级数越少,职位越高,青州知州就是五品。唔唔,五品比八品高,那么一品指定比五品高呀。
若是这么说来,郭大壮的东家岂不是比知州老爷都官大?
想明白这一点,郭大山也有些急切起来,也不等跟娘子商量,直接拍拍屁股跑出门,找郭秀才写信去了。
半个月后,青阳依然滴雨未下,村西头的小溪已经断流了,地里也开始出现一道道的裂fèng,看到这种场景,郭大山知道,三爷爷的预言成真了,今年定是大旱之年,而且灾情远远比去年严重不知多少倍!
走!留在老家,即使家里有余粮,也会渴死,还不如走出去,投奔王夫人。
想到做到,趁着村里人还没有完全绝望,郭大山将十几亩良田贱卖给了郭大财主,拿着这些银子去了邻村,糙糙将儿子的亲事办完,便领着一大家子人奔赴西海县。
像郭大壮这样的人家,青阳还有许多,幸好,王绮芳提前得到了信息,早就派了青阳庄子上的管事发出了消息,说是她的桃花岛急招佃农、劳力,管吃管住,而且还有工钱拿。
很快的,得到信息的难民们,开始一批批朝清泉山庄涌去。
……
&ldo;夫人,陈小妹来信了,您看!&rdo;
陈小妹是陈冬生的妹妹,当初陈冬生跟着王绮芳去京城时,特意将妹妹嫁给了本村的一个农民,王绮芳见陈小妹的男人也是个老实人,便让他们夫妻帮忙料理清泉山庄的田地。
再后来,王绮芳在桃花岛落户后,想着一时半晌不会回青阳,清泉山庄又&lso;借&rso;给了李靖天,而她名下的田地却无人专职照看,就干脆雇佣陈小妹夫妇给她当管事,全权负责青阳的农庄。
这次,在青阳大肆招揽难民的工作,王绮芳就是交代给陈小妹两口子去做的。
还别说,这小两口还挺能干的,已经帮王绮芳招收了二三十户经验老道的佃农,其中不乏年富力强的壮劳力。
&ldo;呵呵,不错,真不错!&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