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今年的小麦价格,就是在没有涨钱之前,也是要每斗二十多文。
这玉米,如此新鲜的好东西,竟然只要十文钱,简直太便宜了。
李立忠的话刚落,就有那心思快的,冲上前喊着,&ldo;我、我要五斗,赶紧给我称玉米呀&rdo;
&ldo;哎呀,对对,我、我也要三斗。这么好吃又这么便宜,不买都是傻子&rdo;
&ldo;我也要&rdo;
几乎是刹那间,围观的众人呼啦一声冲了上来,将李记的售粮窗口围了个水泄不通。
&ldo;卖,玉米咱们有得是,不拘多少,敞开了卖&rdo;
李立忠见自己的目的终于达到,大手一挥,吩咐道。
&ldo;好嘞,卖玉米咯&rdo;
伙计们收拾了街上的东西,撤回店里,抬出一麻袋又一麻袋的玉米,正式销售。
李立忠看到众人争相购买的样子,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了下来,他故意看了看对面,毫无意外的看到郑三阳脸色惨白的样子,冷冷一笑,道:&ldo;这青州,不是哪个人的青州;这粮价,也不是哪个人能说了算的。&rdo;
&ldo;……&rdo;
郑三阳阴沉着脸,牙齿咬得咯咯只想,看着对面拥挤的人群,心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难道,他们郑家这次真的要输?
这个念头刚刚涌上心头,郑三阳便苦涩的笑了笑,其实他自己此刻也很清楚,事情发展到今天,是赢是输已经不是他所能掌控的。
目前,他能做的,便是怎么样减少郑家在这次赌&lso;买树梢&rso;的豪赌中的各种损失。
长长的叹了口气,他颓然的跌坐在椅子上,招手叫来掌柜的,道:&ldo;你上次说,有个远房表侄女想大批的购进粮食,是吗?&rdo;
&ldo;没错,她的夫家在北方开了好几个粮栈,因为今年北方粮食歉收,那边市场上粮食短缺,粮价也一路飙升。我那个表侄女想购进些粮食,大赚一把。&rdo;
郑掌柜听了郑三阳的话,连忙垂手恭敬的说道。
&ldo;哦?你那个表侄女的夫家什么来历?生意做的大不大?会不会拖欠咱们的货款?&rdo;
现在他继续资金,而库房里堆积如山的粮食,便是唯一能换回大笔银子的东西。
反正这次粮食会战他们输定了,那他就要提前做好准备,将所有的损失降至最低。
&ldo;恩,她的夫家应该没有问题,是京城的一个粮商,但不是儒商。&rdo;郑掌柜跟着郑三阳多年,自然知道他的规矩。
郑三阳做生意有个习惯,他不喜欢跟儒商打交道。或许是自己本身就是儒商吧,在普通商人面前作威作福的习惯了,若碰到等级比他高的儒商,还要他低三下四的给人家当孙子……郑三阳自信自己做不来,所以,他干脆就不和儒商做生意,哪怕等级比他低的儒商。
&ldo;另外,前些日子收购乌掌柜的粮商,便是我那位表侄女。收到粮食后,她们很满意,说是像这样的新粮,她们有多少要多少&rdo;
&ldo;好,我知道了,&rdo;
郑三阳此刻管自己的生意还管不过来,对小舅子也就不怎么上心。听了这话,也只是无所谓的点点头,&ldo;这样,你去清理一下库房,留下够咱们销售一年的粮食,其他的都卖给你表侄女吧。&rdo;
&ldo;是,东家&rdo;
郑掌柜见东家神色不对,也不敢深劝,躬身施了一礼后,便带着账房去了粮库。
……
正如郑三阳所预料的那般,李家推出玉米后,青州和海城的粮食市场便被李家牢牢的掌控在手里。
这时,钱家再度出面,紧跟李记之后,也大肆推广起玉米来。
这样一来,僵持近半个月的粮食会战已经出现了一面倒的格局。
其他的小粮商,见两大巨头之一的郑家都认了栽,为了减少自己的损失,也连忙将手里的粮食抛售出去。
二十五文,二十二文,十七文,十五文……
&ldo;呼,终于把粮价压到去年同期的十三文,这场会战咱们李家赢啦&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