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忠义侯实在是太受宠了吧?
居然能够在这种级别的会议上旁听,年轻一辈中,也只有他独一人了!
而杨帆则乖乖的站到一边,不过心头差点骂娘。
他真想说自己的屁股没事,赶紧给自己找个座位。
毕竟满屋子的人都坐着,就让他站着,这算什么事?
当然,吐槽归吐槽。
上辈子虽然没有当过官,但没见过猪跑也吃过猪肉,不可能一点常识都没有。
显然,李二陛下是想培养他。
眼前的人,除了岑文本这个秘书(中书舍人)级别最低。
房玄龄、长孙无忌、李绩这些人全都是这个帝国的中流砥柱,可都是相当于后世常委级别的人物。
杨帆能够站在一边旁听,也算是皇帝的恩宠了。
这样的一个会议,所议之事必是极其重要的国家大事。
他一个毛头小子得以就近聆听政要,这可不是一般的机缘和恩赐。
当然,杨帆懂,在座的都是老狐狸,比他更懂。
长孙无忌一边听着岑文本说话,眼光却忍不住往杨帆那张吊二郎的脸勐瞅,心头嫉妒得不行。
自家儿子长孙冲作为长安城年轻一代的翘首,哪里不比这个混蛋强?
可至今也没有资格聆听这样等级的会议。
不要说其他年轻人了,除了他们这几个开国的老家伙,很多朝中重臣都没有资格参加这样的会议!
更主要的是,这不单单是参不参加的问题,而是显示了一个人在皇帝心中的地位。
只有皇帝将你当作帝国栋梁之才培养的时候,才会允许旁听这样级别的会议。
在场的人,全都是曾经李二陛下的左膀右臂,可说是他们一手把李二陛下推上皇帝的宝座,这才有了今天的地位。
可杨帆算什么?
虽然有一个灭国之功,但与他们这些开国功勋比起来,还是要差上很多的。
更何况,这种级别的会议,即使是太子殿下也没有资格参与,李二陛下却特意将杨帆留下来,这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这棒槌何德何能,能让陛下如此看重?
真让长孙无忌有点捉摸不透。
一直以来,长孙无忌对杨帆其实并不是很看重。
因为他觉得杨帆虽然有些小聪明,但行事还是太冲动了。
治理一个国家,玩政治,可不是用拳头就可以解决的。
当然,杨帆也有让他佩服的地方,就是那如同财神一般的敛财能力。
帝国由于连年的征战和常年的自然灾害,最需要的就是海量的钱粮。
毫无疑问,如果仅仅因为杨帆能敛财,就让他得到这么一个机会,显然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