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眼睛泛起了寒光,死死盯着跪在下面的李君羡,沉声问道:“你说什么?”
“忠义侯与吴王殿下在秦岭一带被人伏杀,因为被弓弩所伤,此时已转向骏扬坊医治。”李君羡惊惊战战,恐慌的说道。
砰的一声,面前的桉几被李二陛下一脚踹飞,桉几上的奏折飞出去老远。
心爱的茶具也落在地上叭的一声变得粉碎。
几名内侍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立马跪地,不敢抬头,单薄的身子簌簌发抖,唯恐殃及池鱼。
“简直岂有此理,气煞朕也!”果不其然,李二陛下暴怒不已。
刚刚还傲然的想着大唐四海升平,与他的文治武功脱不了关系。
可打脸来得实在太快,转眼自己的儿子与杨帆便被刺杀,让他根本无法控制心头的怒火。
额头的青筋好似孺动的蚯引,面容狰狞,彷佛一只择人而噬的老虎,刚刚温煦的气质早已飞到九霄云外。
即便是身旁深受信任的老太监王焕贵,此刻也不敢多言,垂着头一动不动。
帝王一怒,赤地千里,这不是开玩笑的。
李二陛下发泄了一阵,才坐到榻上,呼哧呼哧喘了半天气,这才稍显平缓:“伤势如何?”
李君羡有些忐忑的赶紧躬身答道:“忠义侯为吴王殿下挡箭,背部被弩箭射伤,吴王殿下也被弩箭伤了大腿……”
“据说,箭上无毒,骏扬坊内有孙思邈神医在,吴王殿下只伤到了大腿,应该无大碍!”
李二陛下瞪了李君羡一眼,颇为忧虑地问道:“朕是问忠义侯的伤势如何?”
“末将也是刚刚收到消息,具体情况无从得知,但根据忠义侯派来的传令兵所说,伤势应该无大碍。”李君羡匍匐在地。
不过却暗暗心惊杨帆居然如此受宠。
李二陛下一脸阴郁,心头却稍稍松了一口气,皱着眉头问道:“刺客是何身份,可曾抓到?是否有幕后指使之人?”
李君羡有些惶恐,不由自主的跪了下去:“忠义侯一行已经把刺客全部消灭,刺客的身份全是扶桑人。”
“不过末将进宫之前,已经撒开全部人马扣留在长安城内的所有扶桑人,只是还未曾有消息反馈,请陛下恕罪。”
原来,杨帆前往骏扬坊的同时,派了一名亲卫前来长安汇报。
毕竟,作为出征的将领,回到京城应该先去兵部报备。
由于事发突然,让他不得不改道前往骏扬坊,只得让亲卫前来通报一声。
当然,杨帆抓到了一名匪首,但他并不打算马上汇报。
能够给这些扶桑人提供这么多的弓弩,幕后之人一定属于朝中重臣。
如果把俘虏带到长安羁押,有可能会被杀人灭口。
更主要的是,杨帆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
……
见李君羡一问三不知,让李世民愈发生气,不过却也能够理解,毕竟调查也需要时间。
但显然李君羡调查的方向有问题,李世民不得不提醒:“那弓弩的来历可曾派人追查?”
大唐对于弓弩这种杀伤力巨大的远程武器管理极其严格,只在军中配备,而且产量极少,绝对不允许民间私有。
军器监生产的每一把弓弩,从制造、流向、回收、甚至报废都要造册登记,管理极严。
况且,弓弩的制造工艺在民间已经失传,历来只有朝廷能够生产。
只要通过弓弩去追查,定能很快找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