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安童意识到了,有些不悦,但也无奈,只能起身,把自己刚才写的材料放进抽屉,然后对乔玉说:“同志,我去倒杯水,你慢慢反馈一下问题。”
说着,示意乔玉跟着他下楼。
下楼之后,谢安童还真问乔玉:“同志,你喝茶吗?”
乔玉摇摇头:“不用,我带了水。”
谢安童似乎也不意外——乔玉这风尘仆仆的样子,看上去就是出门赶路的,带着水也正常。
但他还是倒了两杯水,带着乔玉到了一楼后面的花园里。
花园里有凉亭和桌椅,谢安童把一杯水放在乔玉面前,试探着问道:“同志,你是从哪儿知道助学基金的事儿的?”
乔玉一听,也有些意外:“你也知道助学基金?”
谢安童点点头:“咱们公社不算富裕的,每年的辍学学生都很多,我接手这块工作之后,也一直很发愁。”
“前段时间刚好有个机会,叫我们去外地学习,我就找人了解了奖学金、助学金等一系列的政策。”
谢安童笑起来露出一口大白牙:“我刚才写的材料就是这个,想在公社的大会上提出,成立帮助辍学儿童的助学金。”
谢安童显然有些期待:“但是我之前只简单了解了一部分,还不是很清楚这个要怎么做,所以方案写起来也有些不顺利。”
说着,他看向陈乔玉,认真问道:“同志,不知道你是从哪儿了解到助学基金的,你认识负责这方面的人吗?”
第726章好家伙,把“万元户”的万元捐出去了!
乔玉能从哪儿知道?
当然是从现代知道啊。
她也是才知道,现代的高考比他们现在早一个月,六月初就考了。
因此她这段时间去现代,铺天盖地都是高考和大学录取的消息。
这其中自然也不乏什么助学贷款、奖学金之类的事儿。
咱们国家的老百姓,就是不相干的人,要是知道孩子考上了好大学却上不起,也不会坐视不理的。
只是现代的孩子幸运,已经有许许多多的办法让他们顺利上学,几千上万的学费也都能用助学贷款解决。
而在八十年代,只是一张十几块钱的火车票,还有出门需要带的被褥鞋袜衣服,就能压垮一个家庭。
乔玉之前的想法没错——去她店里买东西的,凭借录取通知书,就能够领一份奖品。
她觉得她开放了不买东西的也能领奖,就意在公平、扶持了。
可她现在渐渐回过神来,才觉得不够。
未必只有考上大学的孩子才需要扶持,或许有更多的孩子,连考大学的机会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