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城里这一家好几口挤一个屋的状态,她相信别说花钱请人了,就是一个免费住,都有人排着队来。
穷比鬼可怕多了。
陈二姑跟秦大娘劝了几句,见陈乔玉这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也只能无奈同意了。
“行吧,那就先去看看。”
“不过就算抛开这事儿不提,我觉得这屋子的开价也太高了,先前那家人搬是搬走了,但那黑心肠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没的。”秦大娘说道。
陈乔玉拍拍胸脯:“先问问再说。”
她现在有钱了,比去年钱多多了。
三人沿着曲里拐弯的胡同往小院走去。
还是那话,这房子什么都好,就是这胡同九曲十八弯,太不方便了,自行车都难推进来,也就难放东西。
想来房主也未必不了解借住的亲戚的嘴脸,只是能怎么办呢?
以前盖得好好的小院,谁知道赶上这人口爆炸时期,家家户户不停地生孩子、不停地长大又结婚生孩子,原本还算宽敞的路,慢慢的就都被各种搭建侵占了。
现在就留下了这么一条窄窄的小道供人行走。
短短一两百米的距离,拐来拐去,感觉跟走了一二里路似的。
但等真走进来了之后,看到小院质朴又结实的院墙,还有院墙里伸出来的大树枝干,陈乔玉就觉得什么都值了。
放东西不方便,大不了以后就另外租个小仓库放东西嘛。
这事儿她又不陌生。
在城里有这么个小院,闹中取静,简直太舒服了。
秦大娘上前敲了敲门,没人应,倒是斜对门儿的一家开了门,问道:“你们找谁?”
秦大娘说:“我是前头胡同杂院里的,我家有亲戚想来看看这房子。”
那探头的妇人一听这话,左右看了看,连忙小声道:“这房子可不兴买啊……这里头不太平!”
秦大娘无奈道:“都听说了,但想着还是来看看吧。”
那妇人见秦大娘是半个街坊,又知道这事儿,就没再多说了。
给指了条路:“先前那家的舅爷搬去后巷胡同了,你们过去问问就知道了,反正他们家是不敢再在这里住了。”
说着,那妇人还是好心提醒道:“别怪我没跟你们说啊,那家的舅爷在门上贴了告示和地址,但是贴上就没了,贴上就没了,也不知道什么情况,反正留不住……”
秦大娘她们谢过这位邻居,就按照指示往后巷找去了。
原先那家人搬得不算远,果然稍微问问就问到了。
这个点儿刚好大家都放学下班回来了,直接碰见人了。
秦大娘让陈乔玉和陈二姑先在外面等等,她先以街坊的名义去探探口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