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味火锅吃起来格外带劲儿,付老师还泡了贡菜,还自己切了牛肉,虽然不如外面切的好,但在锅里烫烫,味道也不差。
六个人围着折叠的小饭桌,吃得浑身冒汗。
陈乔玉辣得直哈气,但又忍不住吃:“真是怪了,这么辣,还停不下来。”
付老师跟葛老师就喜欢看几个孩子吃得欢实,怕不够,还把陈乔玉的红薯粉给泡了一小盆,就着麻辣锅底,烫上一点儿豆芽菜和酸菜,味道酸酸辣辣,居然别有风味。
一顿饭吃得大家大汗淋漓,直呼爽快。
葛老师遗憾道:“就是可惜青杨没来,要是青杨在,那就更热闹了。”
青杨这会儿正准备期末考,也忙,没空来。
付老师笑着拿出一样东西,递给陈乔玉。
一边还对着葛老师嗔道:“用你说啊,早就准备好了!”
陈乔玉接过东西一看,顿时乐了:“这还有半包火锅底料呐!”
付老师笑道:“这个太辣了,我没敢多放,剩下的半包就给重新包起来了,你带回去,能吃两顿呢!”
陈乔玉珍重地收起来,她也没说自己早就从现代带了各式火锅底料回来。
这半包火锅底料未必多贵重,但贵重的是付老师的心意。
大雪下了一晚上,陈乔玉他们帮忙把火锅残局收拾了一下。
火锅汤底葛老师没舍得扔:“我们明天也还能再吃一顿呢。”
这火锅越煮越有味儿,光看那红油,都舍不得只吃一顿就倒掉。
日子越过越好了,但这勤俭节约的习惯,早就刻在了骨子里。
第625章一样来三斤,那是大生意啊!
在付老师家睡了一夜,第二天一早,陈乔玉他们就收拾东西,准备在县城逛逛,打点儿年货再回家。
今年过年可热闹了。
陈乔玉能明显感觉到老百姓手里有钱了。
以往只有工人家庭才买得起东西,农村的年货大多只有入口的,顶多再做一两件新衣裳,别的都顾不上。
但今年大不同了。
一条街上好几家商店,推着车,甚至开着车来卖东西的也可多了。
陈乔玉最乐意打年货了。
虽然现代打年货很方便,一个超市就能搞定了,但不知道为什么,她还是喜欢老家这种逛逛买买,还要使劲儿砍价的感觉。
英子更兴奋,她一路上摸了好几遍兜了,念叨着:“我妈说要买条红丝巾,我爸要一副老花眼镜,还要一个泡茶的保温杯!”
陈乔玉笑道:“要保温杯早说啊,我店里就有。”
英子努努嘴:“他不要你那种,就要上面印着领导人画像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