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中考要考英语,我们班上的成绩只会更差!更多人考不上高中!”
“因为县城的重点初中早就开始学英语了,他们的期中期末月考都已经安排了英语考试!”
“而我们!虽然一直在学英语,但并没有当做考试科目来看待,只当是副科,这就意味着我们比县城,还有一些乡镇重点中学,落后太远了!”
“今天找各位家长来开会,就是为这两件事。”
陈乔玉竖起耳朵,凝神细听。
同样姓陈的小老头班主任在讲台上严肃说道:“初三是最关键的一年,这一年决定你们的孩子上不上得了高中,只有上了高中才能考大学。”
“你们做家长的,要做好后勤工作,比如早晚接送,还有些同学在学校食堂吃不惯,也可以自己带饭,或者家长送饭来。”
“学校今年要多印很多卷子——都是从县里重点中学弄来的卷子,所以也会再收些学杂费……”
其实也就是五块钱,但陈乔玉还是听到教室里不少家长都发出了叹息声。
陈乔玉心里明白,现在对她来说,别说五块钱了,就是五十、五百,对她来说也都是小事。
上了千的,才能叫她正色面对。
可是很多家庭,尤其是农村家庭,可能一年卖粮食的收入也就一百来块钱。
家里各种大小事和必须花钱的项目不少,这多出来的五块钱学杂费,能压弯很多人的腰。
即便是工人家庭,也可能面临着一个工人的工资,养活一家人的情况。
在城里粮食定量,蔬菜要钱的情况下,未必比农村宽裕多少。
陈乔玉暗自盘算了一下,按照现在红薯粉作坊和百货店万家婆媳的平均工资三十元来算,这一交,就是一个月工资的六分之一。
放在什么时候,这都是一笔不小的钱了。
然而没有办法,乡镇的孩子,运气好的能顶班进厂,没有进厂指标的,就只能读书了,不然,就只剩下种地这一条路了。
小老头班主任的话让不少家长的心情都沉重了许多。
但即便这样,也没有人说不交。
能把孩子供到初三的,多少也是希望孩子能有个前程的。
一节家长会,陈乔玉听了不少老师给出的家长提供支持的方式方法。
她也才发现,青杨能够这么天生天养地学到初三,也是不容易了。
有些家长真就是天天早晚接送,一天三顿把饭做好送到孩子嘴边。
而她有时候太忙了,家里的饭都是青杨做的,衣服都是青杨洗的……
小老头班主任说:“苦就苦这一年,这一年就是分水岭,家长们克服克服困难,都读到初三了,怎么都要拼一拼,现在苦一点,将来孩子的日子就好过一点,他们的前途就更光明一点,做家长的,现在千万不能掉队!”
陈乔玉本来觉得她和青杨这样也挺好,但是听了小老头班主任的话之后,也变得热血澎湃了。
她跟着其他家长一起喊口号:“不怕苦,不怕难,做好保障后勤工作,帮助孩子冲刺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