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几十年后,或者现在的别的地方,人家早就知道了。
谁也不是这些食谱的独创。
三水镇的人对陈乔玉的坦诚非常高兴,本来没想喝酒的,结果还是跟老支书喝了两杯。
不过到最后,三水镇也只是问了陈乔玉红薯粉作坊的产量和定价,依旧没有透露自己到底买不买,要买多少。
陈乔玉虽然心中忐忑,但也不好追问。
毕竟人家才来了一次,也没有说来看了吃了,就一定得买的道理。
万一人家其实不满意,只是面上客气呢?
吃过中午饭之后,三水镇的人又在姚家村附近看了看,下午三点前就走了,赶车去了。
留下陈乔玉,这边给金二婶送鸭子钱去,那边给小玉送了一个铝制饭盒。
第529章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一直等到四五天之后,三水镇的人才又来了。
这一次他们说话就实在多了。
“姚金宝同志,我们公社想向你们大队的红薯粉作坊采购红薯粉,按照我们的需求量,我们希望能够签订长期合约。”
姚金宝又惊又喜,赶紧让人叫陈乔玉来。
这回陈乔玉是在镇上被叫回去的,依旧行色匆匆。
但心里却知道,这事儿十有八九稳了。
果然,到了大队部,姚金宝笑呵呵地把陈乔玉带过来。
说:“乔玉才是红薯粉作坊的厂长,你们要签订合约,得着乔玉。”
三水镇的人对陈乔玉的观感十分不错,此时也只有一个担心:“我们采购可是要签订长期合约的,要是货供不上,是有违约责任的。”
三水镇那边做小生意的多,他们镇以前就有挑担走街串巷的风气。
改革开放之后,也是比较早开启个体商业的地方。
枫桥镇这边明显落后于三水镇,所以人家担心,这边的人懂不懂这个合约的约束力。
然而,三水镇的人一说出来,大队部的人都笑了。
“这个你们就白担心了,谁不懂合约,乔玉都不会不懂,她可是我们村最爱签合同的人!”
虽然因为姚家村的村民只有小矛盾,没有大问题,所以迄今为止,陈乔玉也只收拾了三四个违规的人,并没有征讨什么违约责任。
但是姚家村的人已经对违约、责任这些字眼不陌生了。
三水镇的人见状,联想起陈乔玉那个小而美的红薯粉作坊,也有了些了然。
笑道:“那就再好不过了,陈乔玉同志,我们代表三水镇公社一共三十名小吃摊贩,申请与你的红薯粉作坊签订长期供应协议,这是协议草稿,你看看,有问题的话就告诉我们,我们会反馈的。”
陈乔玉双手接过人家递过来的协议,脑子里抓住了三水镇的人话语里的关键点。
“三十名小吃摊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