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觉得他们这个年代的年轻男人吧,虽然没有现代男人那么顾小家,但是也有很大一部分人开始明白结了婚就是组成新家庭,而不是他们老高家娶了个媳妇儿。
三人这事儿说完,陈乔玉就顺便问起来,要给二姑送点儿什么。
这次找到青楠,二姑也出了不少力。
加上以前的事儿,陈乔玉连道歉带感激,总要表示表示。
余小红是个小财迷,整天抱着账本不撒手的那种。
她就一句话:“给钱啊!给钱才实在。”
余大红却想得更多一些。
陈家二姑在省城的情况,她也听屠慧东和余来富说起来过。
一个娘家根底儿浅的女人,在省城的高门大户里,着实不容易。
现在看着是拿捏住了人,但也还是基于人家不愿意撕破脸,还想讲个体面的基础上。
但防不住人家哪天就非要翻脸。
以陈家二姑的境况,到时候也难。
“要是能叫你二姑也有个立身之本就好了,不怕将来人家翻脸,把她赶出来,她没地方住。”
余大红的想法里,女人最怕的就是没地方住。
结了婚之后,不能回娘家,婆家要是赶人,像她这样的,还有屠慧东和余来富给做主。
但乔玉的爷爷奶奶都没了,陈家二姑没有爹妈了,几个兄弟也都各自成家,肯定不会再收留她了。
陈乔玉觉得余大红说的有道理。
但是这立身之本哪是人说送能就送的啊,这也太难了。
陈乔玉琢磨了一晚上,混混沌沌睡过去的时候,脑子里想的还是余大红那句话——
“哪天人家翻脸,把你二姑赶出去,她连个住处都没有。”
二姑那么想留在城里,怎么才能有住处呢?
……
第二天天还没亮,屠慧东就过来敲门了:“乔玉,起来了!你跟青杨还要赶路呐!”
陈乔玉一个激灵爬起来,冻得一哆嗦。
她都不记得自己昨天晚上什么时候睡着的了。
她跟青杨两个赶紧洗脸吃饭。
吃完饭回来,余来富已经给他们叫了个“顺风车”——村里的拖拉机今天要去镇上拉猪肉,正好可以带他们。
中间还能路过姚家村,余来富跟人家说好了,中间停一下,俩孩子回去拿东西,用不了多一会儿。
人家同意了。
陈乔玉他们感激不已,麻溜地坐上了敞篷拖拉机。
三轮车就留在大舅家了,下回再来拿也是一样。
拖拉机什么都好,又能下地,又能拉货拉人。
就是太冷了点儿。
幸好出门前吃了一大碗面,用昨天剩的鸡汤下的,青杨和乔玉身上都还算暖和。